歃血为誓

歃血为誓[shà xuè wéi shì]的意思及解释,包括歃血为誓的拼音、近义词、反义词、用法、解释、出处等。

歃血为誓的拼音

歃血为誓 shà xuè wéi shì

歃血为誓的意思及解释

成语解释歃血:口含血。古代会盟者在嘴旁涂牲畜的血,表示诚意立誓
成语出处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67卷:“受金液,经投金人八两于东流水中,歃血为誓,乃告之。”
成语繁体歃血為誓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指结盟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近 义 词歃血为盟、歃血而盟
成语例子明·朱鼎《玉镜台记·新亭流涕》:“我自愿漆身吞炭,尝胆卧薪,同心协力期雪耻,须歃血为誓,歃血为誓。”
英语翻译pledge each other in wine in which blood has been mixed

成语歃血为誓的相关内容

歃血为誓是什么意思

歃血为誓怎么读

五方杂厝:谓各地方的人杂居一处。形容居民复杂。

狗吃屎:身体向前仆倒在地

吹毛索瘢:同“吹毛求疵”。

红腐贯朽:红腐:粮食经久腐坏,颜色变成红赤色。贯朽:穿铜线的绳索因天长日久而朽烂。形容资财充足,钱粮无数。

天长地老:亦即天长地久。

成语【歃血为誓】由四言堂汉语课堂编辑整理,最后修订时间:2025-02-15 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