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成事实[jì chéng shì shí]的意思及解释,包括既成事实的拼音、近义词、反义词、用法、解释、出处等。
既成事实的拼音
既成事实的意思及解释
成语解释 | 既:已经;已然。已经形成事实。 |
---|---|
成语出处 | 唐 杜甫《雨不绝》诗:“鸣雨既过渐细微,映空摇扬如丝飞。” |
成语繁体 | 既成事實 |
成语简拼 | jcss |
成语注音 | ㄐㄧˋ ㄔㄥˊ ㄕㄧˋ ㄕㄧˊ |
常用程度 | 常用成语 |
感情色彩 | 中性成语 |
成语用法 | 动宾式;作定语、宾语;指已经形成的事实 |
成语结构 | 动宾式成语 |
产生年代 | 当代成语 |
成语正音 | 既,不能读作“jí”。 |
成语辨形 | 既,不能写作“即”。 |
近 义 词 | 木已成舟 |
成语例子 | 对于既成事实的婚姻,我们要通过法律手段进行合理解决。 |
英语翻译 | it's in the bag. <accomplished fact > |
日语翻译 | きせいの事実(じじつ) |
俄语翻译 | совершившийся факт |
其他语言 | <德>vollendete tatsache <fait accompli><法>fait accompli |
成语既成事实的相关内容
既成事实是什么意思
既成事实和既定事实的区别
满不在意:全然不放在心上,不当一回事
落花无言:原来比喻诗的风格典雅。后比喻经受失败而无怨忿。
因人制宜:因:依据;制:制定;宜:合适。根据人们的不同情况,采取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
兔角牛翼:兔不生角,牛不长翼,故以“兔角牛翼”喻不合情理之事。
斗筲之材:斗:容器,1斗=10升;筲:竹器,1筲=12升。形容人的气量狭小,见识短浅
成语【既成事实】由四言堂汉语课堂编辑整理,最后修订时间:2025-02-15 11:25
- 上一篇:集腋成裘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