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和鼎鼐

调和鼎鼐[tiáo hé dǐng nài]的意思及解释,包括调和鼎鼐的拼音、近义词、反义词、用法、解释、出处等。

调和鼎鼐的拼音

调和鼎鼐 tiáo hé dǐng nài

调和鼎鼐的意思及解释

成语解释鼎:古代烹调食物的器具,三足两耳;鼐:大鼎。于鼎鼐中调味。比喻处理国家大事。多指宰相职责。
成语出处《旧唐书·裴度传》:“果闻勿药之喜,更喜调鼎之功。”
成语繁体調咊鼎鼐
成语简拼thdn
成语注音ㄊㄧㄠˊ ㄏㄜˊ ㄉㄧㄥˇ ㄣㄞˋ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作谓语、宾语;多指宰相职责
成语结构动宾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例子司徒,你怎生立一人之下,坐万人之上,调和鼎鼐,燮理阴阳。(元 无名氏《连环计》第二折)
成语谜语宰相职责

成语调和鼎鼐的相关内容

调和鼎鼐是什么意思

调和鼎鼐怎么读

弹空说嘴:犹言唱高调说空话。

呆似木鸡:见“呆若木鸡”。

俎樽折冲:指在会盟的席上或外交谈判中制胜对方。

赫赫有名:赫赫:显著盛大的样子。形容名声极大。也作“赫赫之名”。

政出多门:政令出自许多部门。

成语【调和鼎鼐】由四言堂汉语课堂编辑整理,最后修订时间:2025-02-15 1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