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于成例[gé yú chéng lì]的意思及解释,包括格于成例的拼音、近义词、反义词、用法、解释、出处等。
格于成例的拼音
格于成例的意思及解释
成语解释 | 为传统的惯例所限制。表示不能达到目的。 |
---|---|
成语出处 | 《儿女英雄传》第三六回:“内中只有安公子此时不但自知旗人格于成例,向来没个点鼎甲的,便是他在前十名也早密密的得了信儿了。” |
成语简拼 | gycl |
成语注音 | ㄍㄜˊ ㄧㄩˊ ㄔㄥˊ ㄌㄧˋ |
常用程度 | 一般成语 |
感情色彩 | 中性成语 |
成语用法 |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
成语结构 | 动宾式成语 |
产生年代 | 近代成语 |
成语例子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6回:“内中只有安公子此时自知旗人格于成例,向来没有个点鼎甲的。” |
成语格于成例的相关内容
格于成例的意思
格于成例的格是什么意思
百二山河:百二:以二敌百。比喻山河险固之地
重起炉灶:谓事情遭受挫折后,再从头做起。
传为佳话:指传扬开去,成为人们赞美、称颂的事情。
片瓦不存:一块整瓦也没有了。形容建筑物全部毁坏
婢作夫人:婢:侍女;夫人:主妇。旧时指在文艺方面虽刻意模仿别人,但才力和作品的规模总赶不上。
成语【格于成例】由四言堂汉语课堂编辑整理,最后修订时间:2025-02-15 12:18
- 上一篇:割据一方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