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通文墨[bú tōng wén mò]的意思及解释,包括不通文墨的拼音、近义词、反义词、用法、解释、出处等。
不通文墨的拼音
不通文墨的意思及解释
成语解释 | 通:精通;文墨:指写文章、著述等。指人文化水平不高或识字不多 |
---|---|
成语出处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5回:“小生旧日在那里住了数年,与他相交时,他虽是个不通文墨的人,为见他与人结交真有义气,是个好男子。” |
常用程度 | 常用成语 |
感情色彩 | 贬义成语 |
成语用法 | 作谓语、定语;用于人的素质等 |
成语结构 | 动宾式成语 |
产生年代 | 古代成语 |
近 义 词 | 胸无点墨、不识之无 |
反 义 词 | 学富五车、才高八斗 |
成语例子 | 蔡东藩《五代史演义》第46回:“我是武夫,不通文墨,幕下亦无甚佳士。” |
成语不通文墨的相关内容
不通文墨的成语
不通文墨的墨
条入叶贯:比喻深入精微,融会贯通。
冷言冷语:冷:不热;冷淡;不温和。不直接表达其意;从侧面或反面说辛辣嘲讽的话。
目不忍睹:睹:看。眼睛不忍看。形容景象很凄惨。
靡然乡风:见“靡然向风”。
乐不思蜀:蜀:指三国时蜀国。蜀后主刘禅投降司马昭后;被安置在洛阳仍过荒淫生活;快乐得不想回国。比喻乐而忘返或乐而忘本。
成语【不通文墨】由四言堂汉语课堂编辑整理,最后修订时间:2025-02-15 13:00
- 上一篇:不忘久要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