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鼓而攻之

鸣鼓而攻之[míng gǔ ér gōng zhī]的意思及解释,包括鸣鼓而攻之的拼音、近义词、反义词、用法、解释、出处等。

鸣鼓而攻之的拼音

鸣鼓而攻之 míng gǔ ér gōng zhī

鸣鼓而攻之的意思及解释

成语解释比喻宣布罪状,遣责或声讨。
成语出处《论语·先进》:“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成语繁体鳴皷而攻之
成语简拼mgez
成语注音ㄇㄧㄥˊ ㄍㄨˇ ㄦˊ ㄍㄨㄙ ㄓㄧ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作谓语;指公开声讨
成语结构连动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近 义 词鸣鼓而攻
成语例子陈立德《前驱》:“谁要敢反对共产同志,吾侪当鸣鼓而攻之!”
英语翻译sound the call for attack <convict and denounce in public>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鲁国的季康子主张改革农田制度,承认私人可以拥有土地,想试行按亩征税,他的属下冉求是孔子的学生,就让冉求去征询孔子的意见。孔子反对改变王法,冉求支持季康子的改革,孔子就号召他的其他学生敲着鼓去进攻冉求

成语鸣鼓而攻之的相关内容

小子可鸣鼓而攻之

鸣鼓而攻之是什么意思啊

搏牛之虻:原意是说主要目标应像击杀牛背上的虻虫一样去灭掉秦国,而不是像消除虮虱那样去与别人打败。后来比喻其志在大而不在小。

升迁荣辱:升:上升;荣辱:显荣与耻辱。指宦途上的升迁与降职、荣显与失意

危言谠论:危:高耸的样子;谠:正直。指正直的言论

冠冕堂皇:冠冕:古代帝王、官员的礼帽;堂皇:气派非凡。形容看起来庄重体面、光明正大的样子。

竹林之游:指晋朝名士嵇康与阮籍、向秀、刘伶、阮咸、山涛、王戎等人常于竹林之下宴集、赏游。比喻所谓无视名利的君子之交

成语【鸣鼓而攻之】由四言堂汉语课堂编辑整理,最后修订时间:2025-02-15 1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