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之若浼[bì zhī ruò měi]的意思及解释,包括避之若浼的拼音、近义词、反义词、用法、解释、出处等。
避之若浼的拼音
避之若浼的意思及解释
成语解释 | 指躲避惟恐不及,生怕沾污了自身。 |
---|---|
成语出处 | 《孟子 公孙丑上》:“推恶恶之心,思与乡人立,其冠不正,望望然去之,若将浼也。”赵岐注:“与乡人立,见其冠不正,望望然,惭愧之貌也,去之恐其污己也。” |
成语简拼 | bzrm |
成语注音 | ㄅㄧˋ ㄓㄧ ㄖㄨㄛˋ ㄇㄟˇ |
感情色彩 | 中性成语 |
成语用法 | 作谓语、定语;指回避 |
成语结构 | 补充式成语 |
产生年代 | 古代成语 |
成语例子 | 他一口拒绝,避之若浼。★夏衍《感谢德莱塞》 |
英语翻译 | avoid somebody like the plague |
成语避之若浼的相关内容
趋之若鹜 避之若浼
避之若浼造句
谋夫孔多:指谋划的人很多。孔,很。
口燥唇干:口腔和嘴唇都干了。形容话说得很多或费尽口舌。
目光短浅:缺乏远见卓识的、只顾眼前利益的性质或状态
甘瓜苦蒂:甜瓜的蒂是苦的。比喻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
日坐愁城:愁城:比喻为忧愁所包围。整天沉浸在愁苦之中。
成语【避之若浼】由四言堂汉语课堂编辑整理,最后修订时间:2025-02-15 15:05
- 上一篇:阅人多矣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