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指于鼎[rǎn zhǐ yú dǐng]的意思及解释,包括染指于鼎的拼音、近义词、反义词、用法、解释、出处等。
染指于鼎的拼音
染指于鼎的意思及解释
成语解释 | 鼎:古代用青铜制成的炊具,多为圆形,三足两耳。把手指伸到鼎里蘸点汤。比喻沾取非分的利益。 |
---|---|
成语出处 | 《左传 宣公四年》:“及食大夫鼋,召子公而弗与也。子公怒,染指于鼎,尝之而出。” |
成语简拼 | rzyd |
感情色彩 | 中性成语 |
成语用法 | 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成语结构 | 补充式成语 |
产生年代 | 古代成语 |
英语翻译 | take a share of something one is not entitled to |
成语染指于鼎的相关内容
仁人君子:仁:仁爱。旧称好心肠的正派人。亦用作反语讽刺伪君子。
视险如夷:夷:平坦。走在危险的地方就象走在平地一样。比喻平安地渡过困境。
枝外生枝:比喻派生、繁衍而出者。同“节外生枝”。
裁心镂舌:形容用尽心思,费尽口舌。
升堂拜母:升:登上;堂:古代指宫室的前屋。拜见对方的母亲。指互相结拜为友好人家。
成语【染指于鼎】由四言堂汉语课堂编辑整理,最后修订时间:2025-02-15 15:15
- 上一篇:缺一不可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