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前踕后

跋前踕后的意思及解释,包括成语跋前踕后的拼音、解释、出处、用法等。

跋前踕后的拼音

跋前踕后怎么读:[bá qián jié hòu]

跋前踕后 bá qián jié hòu

跋前踕后的意思及解释

同“跋胡疐尾”。比喻进退两难。

成语“跋前踕后”分开解释

跋的意思

1.在山上行走:跋山涉水。

2.一般写在书籍、文章、金石拓片等后面的短文,内容大多属于评介、鉴定、考释之类:跋语。题跋。本书的跋写得很精彩。

前的意思

1.方位词。在正面的(指空间,跟“后”相对):前门。村前村后。

2.往前走:勇往直前。畏缩不前。

3.方位词。次序靠近头里的(跟“后”相对):前排。他的成绩在班里总是前三名。

4.方位词。过去的;较早的(指时间,跟“后”相对):前天。从前。前几年。前功尽弃。前所未有。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5.方位词。从前的(指现在改变了名称的机构等):前政务院。

6.方位词。指某事物产生之前:前科学(科学产生之前)。前资本主义(资本主义产生之前)。

7.方位词。未来的(用于展望):前程。前景。事情要往前看,不要往后看。

8.前线;前方:支前。

9.姓。

踕的意思

走得快。

后的意思

1.方位词。在背面的(指空间,跟“前”相对):后门。村前村后。

2.方位词。未来的;较晚的(指时间,跟“前、先”相对):后天。日后。后辈。先来后到。

3.方位词。次序靠近末尾的(跟“前、先”相对):后排。后十五名。

4.后代的人,指子孙等:无后。

5.君主的妻子:皇后。后妃。

6.古代称君主:商之先后。

7.姓。

跋前踕后的出处

元 辛文房《唐才子传 罗邺》:“而跋前踕后,绝域无聊,独奈其命薄何?”一本作“跋前疐后”。

跋前踕后的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进退维谷

跋前踕后的相关话题

跋前踕后什么意思

跋前踕后和进退维谷

告往知来:告诉了这一点,就可以知道另一点。比喻能明了事物的因果同异的关系,据此知彼。

倚财仗势:倚、仗:凭借。倚仗着自己的财产和势力。

谦虚谨慎:谦虚:虚心;不自满;谨慎:慎重小心。形容人虚心礼让;小心谨慎。

偷天换日:暗中把天日换了。比喻暗中改变事物的真相;以达到蒙混欺骗的目的。

猝不及防:猝:突然;出乎意料;防:防备。事情来得突然;使人来不及防备。

成语【跋前踕后】由四言堂编辑整理,最后修订时间:2024-04-12 1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