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前疐后

跋前疐后的意思及解释,包括成语跋前疐后的拼音、解释、出处、用法等。

跋前疐后的拼音

跋前疐后怎么读:[bá qián zhì hòu]

跋前疐后 bá qián zhì hòu

跋前疐后的意思及解释

同“跋胡疐尾”。比喻进退两难。

成语“跋前疐后”分开解释

跋的意思

1.在山上行走:跋山涉水。

2.一般写在书籍、文章、金石拓片等后面的短文,内容大多属于评介、鉴定、考释之类:跋语。题跋。本书的跋写得很精彩。

前的意思

1.方位词。在正面的(指空间,跟“后”相对):前门。村前村后。

2.往前走:勇往直前。畏缩不前。

3.方位词。次序靠近头里的(跟“后”相对):前排。他的成绩在班里总是前三名。

4.方位词。过去的;较早的(指时间,跟“后”相对):前天。从前。前几年。前功尽弃。前所未有。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5.方位词。从前的(指现在改变了名称的机构等):前政务院。

6.方位词。指某事物产生之前:前科学(科学产生之前)。前资本主义(资本主义产生之前)。

7.方位词。未来的(用于展望):前程。前景。事情要往前看,不要往后看。

8.前线;前方:支前。

9.姓。

疐的意思

[dì]

古同“蒂”,爪果的蒂。

[zhì]

古同“踬”:“狼跋其胡,载~其尾。”

后的意思

1.方位词。在背面的(指空间,跟“前”相对):后门。村前村后。

2.方位词。未来的;较晚的(指时间,跟“前、先”相对):后天。日后。后辈。先来后到。

3.方位词。次序靠近末尾的(跟“前、先”相对):后排。后十五名。

4.后代的人,指子孙等:无后。

5.君主的妻子:皇后。后妃。

6.古代称君主:商之先后。

7.姓。

跋前疐后的出处

宋 陈亮《谢罗尚书启》:“直情径行,视毁誉如风而不恤;跋前疐后,方进退惟谷以堪惊。”

跋前疐后的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进退维谷

跋前疐后的相关话题

跋前疐后怎么读音

跋前疐后的意思

幼学壮行:幼时勤于学习,壮年施展报负。

花前月下:花簇前;月光下。指惹人情思的幽静地方。

鉴貌辨色:观察和辨识人的容颜神色,指善于观察别人脸色,以求取悦于人

面缚舆榇:面缚:反绑着手面向胜利者,表示放弃抵抗;舆榇:把棺材装在车上。表示不再抵抗,自请受刑。这是古代君主战败投降的仪式。

等因奉此:旧时公文用语。“等因”用以结束表示理由说明原因的“上文”;“奉此”用以引起表示重心所在的“下文”。现多比喻例行公事;官样文章。

成语【跋前疐后】由四言堂编辑整理,最后修订时间:2024-04-12 1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