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场绣浍

膏场绣浍的意思及解释,包括成语膏场绣浍的拼音、解释、出处、用法等。

膏场绣浍的拼音

膏场绣浍怎么读:[gāo cháng xiù kuài]

膏场绣浍 gāo cháng xiù kuài

膏场绣浍的意思及解释

谓土地肥沃,水沟纵横。

成语“膏场绣浍”分开解释

膏的意思

[gāo]

1.脂肪,油;肥肉:焚膏继晷(guǐ)。

2.糊状的东西:牙膏。药膏。

3.中成药剂型之一。在常温时为固体、半固体或半流体的制品。可分为内服膏、外贴膏、外敷膏:益母草膏。狗皮膏。紫草膏。

4.肥沃:膏壤。

[gào]

1.把油抹在车轴或机械的转动部位上,使润滑:膏车。

2.把毛笔蘸墨后在砚台上掭:膏笔。

场的意思

[chǎng]

1.适应某种需要的比较大的地方:会场。操场。市场。剧场。广场。

2.舞台:上场。下场。

3.指某种活动范围:官场。名利场。逢场作戏。

4.事情发生的地点:现场。当场。在场。

5.指表演或比赛的全场:开场。终场。

6.戏剧中较小的段落,每场表演故事的一个片段。

7.用于有场次或有场地的文娱体育活动:三场球赛。跳一场舞。

8.电视接收机中,电子束对一幅画面的奇数行或偶数行完成一次隔行扫描,叫做一场。奇数场和偶数场合为一帧完整画面。

9.物质存在的一种基本形态,具有能量、动量和质量。实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依靠有关的场来实现。如电场、磁场、引力场等。

[cháng]

1.平坦的空地,多用来翻晒粮食,碾轧谷物:打场。起场。场上堆满麦子。

2.集;市集:赶场。

3.用于事情的经过:一场透雨。一场大战。空欢喜一场。

绣的意思

1.用彩色的线在绸、布上织出花样、图案或文字等:刺绣。绣花。绣被面儿。

2.绣好的成品:湘绣。

浍的意思

[huì]

1.浍河,水名,发源于河南,流入安徽。

2.浍河,水名,汾河的支流,在山西。

[kuài]

田间的水沟。

膏场绣浍的出处

明·何景明《沱西别业记》:“始吾游沱西,见其地膏场绣浍,可以稼穑。”

膏场绣浍的用法

作谓语;用于书面语

膏场绣浍的相关话题

膏场绣浍是什么意思

纵横捭阖:战国时策士为推行合纵或连横策略而进行游说的手段。后形容在政治、外交上进行分化瓦解或拉拢的手段。纵横:合纵与连横;捭:开;阖:合。

敬小慎微:敬:谨慎小心;小、微:指细小、不起眼的东西。对细微的事物也采取小心谨慎的态度。形容待人处事非常谨慎。

布衣蔬食:蔬食:蔬菜和谷类食物。穿布衣,吃粗粮。形容生活俭朴

不稼不穑:稼:播种;穑:收获谷物。泛指不参加农业生产劳动

风潇雨晦:形容风急雨骤,天色昏暗。也比喻形势险恶。

成语【膏场绣浍】由四言堂编辑整理,最后修订时间:2024-04-12 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