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冷忽热

忽冷忽热的意思及解释,包括成语忽冷忽热的拼音、解释、出处、用法等。

忽冷忽热的拼音

忽冷忽热怎么读:[hū lěng hū rè]

忽冷忽热 hū lěng hū rè

忽冷忽热的意思及解释

指时而冷静,时而感情冲动,情绪不稳定

成语“忽冷忽热”分开解释

忽的意思

1.不注意;不重视:忽略。忽视。疏忽。

2.姓。

3.忽而:天气忽冷忽热。油灯被风吹得忽明忽暗。

4.计量单位名称。a)长度,10忽等于1丝。b)质量或重量,10忽等于1丝。

冷的意思

1.温度低;感觉温度低(跟“热”相对):冷水。现在还不算冷,雪后才冷呢。你冷不冷?

2.使冷(多指食物):太烫了,冷一下再吃。

3.不热情;不温和:冷面孔。冷言冷语。冷冷地说了声“好吧”。

4.寂静;不热闹:冷落。冷清清。

5.生僻;少见的:冷僻。冷字。

6.不受欢迎的;没人过问的:冷货。冷门。

7.乘人不备的;暗中的;突然的:冷箭。冷枪。冷不防。

8.比喻灰心或失望:心灰意冷。看到他严厉的目光,我的心冷了半截。

9.姓。

忽的意思

1.不注意;不重视:忽略。忽视。疏忽。

2.姓。

3.忽而:天气忽冷忽热。油灯被风吹得忽明忽暗。

4.计量单位名称。a)长度,10忽等于1丝。b)质量或重量,10忽等于1丝。

热的意思

1.物体内部分子不规则运动放出的一种能量。物质燃烧都能产生热。

2.温度高;感觉温度高(跟“冷”相对):热水。趁热打铁。三伏天很热。

3.使热;加热(多指食物):热一热饭。把菜汤热一下。

4.生病引起的高体温:发热。退热。

5.情意深厚:亲热。热爱。热心肠儿。

6.形容非常羡慕或急切想得到:眼热。热衷。

7.受很多人欢迎的:热货。热门儿。现在对外汉语教学很热。

8.加在名词、动词或词组后,表示形成的某种热潮:足球热。旅游热。自学热。

9.放射性强:热原子。

10.姓。

忽冷忽热的出处

鲁迅《而已集 读书杂谈》:“研究是要用理智,要冷静的,而创作须情感,至少总得发点热,于是忽冷忽热,弄得头昏。”

忽冷忽热的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情绪不稳定

忽冷忽热的相关话题

忽冷忽热是什么症状

忽冷忽热是风寒感冒还是风热感冒

金枝玉叶:原形容花枝叶的美好。后借称帝王子孙。比喻人的身份及其尊贵。

麻痹大意:麻痹:一种病态;身体某部分肢体失去知觉。比喻对事物现象不经心;失去警觉;粗心大意。

蚕头燕尾:形容书法起笔凝重,结笔轻疾。

动心忍性:动心:使内心惊动;忍性:使性格坚韧。指不顾外界阻力,坚持下去。

道高德重:道德高尚,很有威信。

成语【忽冷忽热】由四言堂编辑整理,最后修订时间:2024-04-12 1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