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筹转策的意思及解释,包括成语回筹转策的拼音、解释、出处、用法等。
回筹转策的拼音
回筹转策怎么读:[huí chóu zhuǎn cè]
回筹转策的意思及解释
运筹决策。
成语“回筹转策”分开解释
回的意思
1.曲折环绕:回旋。巡回。迂回。回形针。峰回路转。
2.从别处到原来的地方;还:回家。回乡。送回原处。
3.掉转:回头。回过身来。
4.答复;回报:回信。回敬。
5.回禀。
6.谢绝(邀请);退掉(预定的酒席等);辞去(伙计、佣工):送来的礼物都回了。
7.指事情、动作的次数:来了一回。听过两回。那是另一回事。
8.说书的一个段落,章回小说的一章:一百二十回抄本《红楼梦》。
9.回族:回民。
10.姓。
11.趋向动词。用在动词后面,表示人或事物随动作从别处到原处:从邮局取回一个包裹。书报阅后,请放回原处。
筹的意思
1.计数目或用作领取物品凭证的用具:竹筹。
2.谋划:统筹兼顾。
3.计策;办法:一筹莫展。
转的意思
[zhuǎn]1.改换方向、位置、形势、情况等:转身。转脸。转换。转移。好转。向左转。向后转。转败为胜。由阴转晴。
2.把一方的物品、信件、意见等传到另一方:转达。转交。转送。这封信由我转给他好了。
3.姓。
[zhuàn]1.绕着某物移动;打转:转圈子。转来转去。
2.绕一圈儿叫绕一转。
[zhuǎi]转文:他平时好转两句。说大白话就行,用不着转。
策的意思
1.古代写字用的竹片或木片:简策。
2.古代考试的一种文体,多就政治和经济问题发问,应试者对答:对策。策问。
3.我国数学上曾经用过的一种计算工具,形状跟“筹”相似。清代初期把乘法的九九口诀写在上面以计算乘除和开平方。
4.计谋;办法:上策。献策。束手无策。
5.谋划;筹划:策反。策应。
6.姓。
7.古代赶马用的棍子,一端有尖刺,能刺马的身体,使它向前跑。
8.用策赶马:鞭策。策马前进。
9.拐杖:扶策而行。
回筹转策的出处
《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恪之才捷,皆此类也。”裴松之注引三国·魏·管辰《诸葛恪别传》:“[孙权]又问:‘卿何如滕胤?’恪答曰:‘登阶蹑履,臣不如胤,回筹转策,胤不如臣。’”
回筹转策的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回筹转策的相关话题
回筹转策的意思
回筹转策看图猜成语是什么图片和文字
钓名要誉:见“钓名沽誉”。
好模好样:①模样端正。②犹言规规矩矩。
号啕大哭:号啕:大哭声。放声大哭。
相反相成:相:互相。互相对立的事物可以互相促成。现在用来表示相反之事物间有着同一性。
比肩齐声:比喻地位、声望相等或相近。
成语【回筹转策】由四言堂编辑整理,最后修订时间:2024-04-12 19:40
- 上一篇:回肠伤气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