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三竿[rì chū sān gān]的意思及解释,包括日出三竿的拼音、近义词、反义词、用法、解释、出处等。
日出三竿的拼音
日出三竿的意思及解释
成语解释 | 太阳升起来离地面已有三根竹竿那样高。约为午前八、九点钟。形容天已大亮,时间不早了。也形容人起床太晚。 |
---|---|
成语出处 | 《南齐书 天文志上》:“永明五年十一月丁亥,日出高三竿,朱色赤黄,日晕,虹抱珥直背。” |
成语简拼 | rcsg |
成语注音 | ㄖㄧˋ ㄔㄨ ㄙㄢ ㄍㄢ |
常用程度 | 常用成语 |
感情色彩 | 中性成语 |
成语用法 | 作定语、宾语;指时间不早了 |
成语结构 | 主谓式成语 |
产生年代 | 古代成语 |
近 义 词 | 日上三竿 |
成语例子 | 日出三竿春雾消,江头蜀客驻兰桡。(唐·刘禹锡《竹枝词》) |
英语翻译 | late in the morning |
成语日出三竿的相关内容
日出三竿的意思
日出三竿是什么时间
盛衰利害:兴盛、衰落、利益、损害,指世间人事发展的各种情况
逐字逐句:挨次序一字一句地。
知己知彼:既了解自己又熟悉对方(彼:他人;对方)。
偃旗息鼓:偃:放倒;息:停止。原指秘密行军;不暴露目标。后用以指休战或不声不响停止行动。
身单力薄:人少力量不大。
成语【日出三竿】由四言堂汉语课堂编辑整理,最后修订时间:2025-02-13 10:18
- 上一篇:人迹罕至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