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为邦本

民为邦本[mín wéi bāng běn]的意思及解释,包括民为邦本的拼音、近义词、反义词、用法、解释、出处等。

民为邦本的拼音

民为邦本 mín wéi bāng běn

民为邦本的意思及解释

成语解释邦:国家。人民是立国之本
成语出处春秋·鲁·孔丘《论语·五子之歌》:“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成语繁体民為邦本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统治者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近 义 词载舟覆舟、民惟邦本
成语例子刘斯奋《白门柳·夕阳芳草》第八章:“无论如何,民为邦本。”
英语翻译the people are the basis of the country.
成语故事
夏朝时期,禹的孙子太康即位,他荒淫无度,百姓为之悲哀,他到洛水南面去打猎,穷国君主羿趁机篡夺了夏国的政权。太康的弟弟做《五子之歌》:“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中康起兵恢复了夏国

成语民为邦本的相关内容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意思是什么

畏刀避箭:畏:害怕,畏惧。比喻遇战事退缩不前

登山蓦岭:蓦:超越。形容长途跋涉,路途辛苦

如花如锦:锦:有花纹的丝织品。形容华彩绚丽,风景绚丽或前程美好

屈节辱命:失去了节操,辱没了使命。

遗形藏志:超脱形骸,舍弃心性,进入忘我的精神境界。

成语【民为邦本】由四言堂汉语课堂编辑整理,最后修订时间:2025-02-13 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