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日而食

并日而食[bìng rì ér shí]的意思及解释,包括并日而食的拼音、近义词、反义词、用法、解释、出处等。

并日而食的拼音

并日而食 bìng rì ér shí

并日而食的意思及解释

成语解释并日:两天合并成一天。不能天天得食,两天三天才能得一天的粮食。形容生活穷困。
成语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儒行》:“筚门圭窬,蓬户瓮牖,易衣而出,并日而食。”郑玄注:“二日用一日食也。”
成语繁体並日而食
成语简拼bres
成语注音ㄅㄧㄥˋ ㄖㄧˋ ㄦˊ ㄕㄧˊ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紧缩式;作谓语;形容是非贫穷
成语结构紧缩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近 义 词食不果腹
反 义 词食前方丈
成语例子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三国 蜀 诸葛亮《后出师表》)
英语翻译be very poor

成语并日而食的相关内容

并日而食的寓意是什么

并日而食的翻译

卷旗息鼓:犹偃旗息鼓。原指行军时隐蔽行踪,不让敌人觉察。现比喻事情终止或声势减弱。

孤军奋战:在没有援军的情况下一支军队单独英勇作战。也比喻在没有外力的援助的情况下仍然坚持斗争。也作“孤军作战”“孤军独战”。

张口结舌:结舌:舌头像打了结;不能说话。张着嘴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词穷或由于紧张害怕而说不出话来。

枪烟炮雨:形容激烈的争战。

招是搬非:搬弄是非,引起争端。

成语【并日而食】由四言堂汉语课堂编辑整理,最后修订时间:2025-02-13 1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