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臣之心[bù chén zhī xīn]的意思及解释,包括不臣之心的拼音、近义词、反义词、用法、解释、出处等。
不臣之心的拼音
不臣之心的意思及解释
成语解释 | 不臣:不守臣子的本分,封建社会中不忠君。意指不忠君的思想。后也指犯上作乱的野心。 |
---|---|
成语出处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37卷:“只说是他自己做的,中怀不臣之心,妄言污蔑妃后,要坐他族灭之罪。” |
成语简拼 | bczx |
常用程度 | 一般成语 |
感情色彩 | 贬义成语 |
成语用法 | 作宾语;指人的野心 |
成语结构 | 偏正式成语 |
产生年代 | 古代成语 |
反 义 词 | 赤胆忠心 |
成语例子 | 高阳《胡雪岩全传·烟消云散》:“无奈其何,越发起了不臣之心,种种作为都显出他是吴三桂第二。” |
英语翻译 | a heart of disloyalty |
成语不臣之心的相关内容
不臣之心是什么意思
不臣之心 迟归鹤
据义履方:根据正道立身行事。
经明行修:旧指通晓经学,品行端正。
瘠义肥辞:内容贫乏而辞句堆砌冗长。
狐听之声:《水经注·河水一》引《述征记》:“盟津、河津忄互浊,方江为狭,比淮济为阔,寒则冰厚数丈。冰始合,车马不敢过,要须狐行,云此物善听,冰下无
一字不识:一个字也不认识
成语【不臣之心】由四言堂汉语课堂编辑整理,最后修订时间:2025-02-13 15:12
- 上一篇:不白之冤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