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张挞伐

大张挞伐[dà zhāng tà fá]的意思及解释,包括大张挞伐的拼音、近义词、反义词、用法、解释、出处等。

大张挞伐的拼音

大张挞伐 dà zhāng tà fá

大张挞伐的意思及解释

成语解释大规模地进行武力讨伐(张:施行;挞伐:征讨)。
成语出处清 吴趼人《痛史》第19回:“如果陛下必要大张挞伐,以示天威,则当多派士兵,以期必胜。”
成语繁体大張撻伐
成语简拼dztf
成语注音ㄉㄚˋ ㄓㄤ ㄊㄚˋ ㄈㄚˊ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多用于书面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产生年代近代成语
成语正音挞,不能读作“dá”。
近 义 词口诛笔伐、大力声讨、大动干戈
反 义 词和平共处
成语例子我国若不大张挞伐,一奋神威,靠着各国的空文劝阻,他那里肯甘心就范呢!(清 曾朴《孽海花》第十四回)
英语翻译attack on a grand scale

成语大张挞伐的相关内容

大张挞伐的意思

大张挞伐读音

余勇可贾:余勇:剩下来的勇力;贾:卖。还有剩余下来的勇力可以卖给人家。原形容勇士的豪迈气概;后也可指力未使尽。

韦编三绝: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

闭口藏舌:闭着嘴不说话。形容怕惹事而不轻易开口。

闲愁万种:闲愁:说不出的烦恼。莫名的烦恼极多。形容思想空虚,多愁善感。也形容愁情满怀。

卖头卖脚:犹言抛头露面。

成语【大张挞伐】由四言堂汉语课堂编辑整理,最后修订时间:2025-02-13 1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