箕山之志[jī shān zhī zhì]的意思及解释,包括箕山之志的拼音、近义词、反义词、用法、解释、出处等。
箕山之志的拼音
箕山之志的意思及解释
成语解释 | 旧时用以称誉不愿在乱世做官的人。同“箕山之节”。 |
---|---|
成语出处 | 三国 魏 曹丕《与吴质书》:“伟长独怀文抱质,恬淡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谓彬彬君子者也。” |
成语简拼 | jszz |
成语注音 | ㄐㄧ ㄕㄢ ㄓㄧ ㄓㄧˋ |
常用程度 | 一般成语 |
感情色彩 | 中性成语 |
成语用法 | 作宾语;用于人的节操 |
成语结构 | 偏正式成语 |
产生年代 | 古代成语 |
近 义 词 | 箕山之节、箕山之操 |
成语例子 | 〖示例〗文帝问曰:‘闻有箕山之志,何以在此?’秀曰:‘以为巢许狷介之士,未达尧心,岂足多慕。’帝甚悦。 ★《晋书 向秀传》 |
成语箕山之志的相关内容
箕山之志的历史典故
箕山之志什么意思
功成愿遂:事情已经完成,心愿已经了结
福地洞天:原为道家语,指神道居住的名山胜地。后多比喻风景优美的地方。
逸趣横生:指超逸不俗的情趣洋溢而出。
秣马厉兵:磨好兵器,喂好马。形容准备战斗。
覆车之轨:轨:车辙。翻车的辙迹。比喻失败的教训。
成语【箕山之志】由四言堂汉语课堂编辑整理,最后修订时间:2025-02-14 11:13
- 上一篇:箕山之节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