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于死地

置于死地[zhì yú sǐ dì]的意思及解释,包括置于死地的拼音、近义词、反义词、用法、解释、出处等。

置于死地的拼音

置于死地 zhì yú sǐ dì

置于死地的意思及解释

成语解释置:安放;死地:无处可走的地方。把对方置于灭亡的境地。比喻彻底击败对方
成语出处春秋·齐·孙武《孙子·九地篇》:“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而后生。”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置于死地的相关内容

置于死地而后生是什么意思

置于死地而后生

千差万别:形容事物各不相同;有许多差别。

直言骨鲠:直言:正直的言论;骨鲠:鱼骨卡在喉咙里。直话如不说出来,就像鱼骨卡在喉咙里般难受。比喻为人耿直,敢于直言,气节刚正

白龙鱼服:白龙化为鱼在渊中游。比喻帝王或大官吏隐藏身分,改装出行。

勇冠三军:冠:位居第一;三军:春秋时大国分中、上、下或中、左、右三军;这里是军队的总称。指全军。英勇过人;全军第一。

神思恍惚:恍惚:神志不清。精神不定;思想集中不起来。

成语【置于死地】由四言堂汉语课堂编辑整理,最后修订时间:2025-02-15 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