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下针砭

痛下针砭[tòng xià zhēn biān]的意思及解释,包括痛下针砭的拼音、近义词、反义词、用法、解释、出处等。

痛下针砭的拼音

痛下针砭 tòng xià zhēn biān

痛下针砭的意思及解释

成语解释针砭:古代以砭石为针的治病方法。比喻痛彻尖锐地批评错误,以便改正。
成语出处《清史稿 艺术传 徐大椿》:“《慎疾刍言》,为溺于邪说俗见者痛下针砭。”
成语繁体痛下針砭
成语简拼txzb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结构动宾式成语
产生年代近代成语
成语例子《清史稿·艺术传·徐大椿》:“《慎疾刍言》,为溺于邪说俗见者痛下针砭,多惊心动魄之语。”

成语痛下针砭的相关内容

洗削更革:清洗、削平、更改、变革。形容大刀阔斧地实行改革

不在话下:原多用于旧小说中;表示故事暂告一段落;转入别的情节。现多指事物轻微;不值得说或事情当然是这样;用不着说。

覆盆之冤:翻过来放的盆子,阳光照不到里面。形容无处申诉的冤枉。

促膝而谈:促:靠近。靠近坐着谈心里话

交臂失之:交臂:胳膊碰胳膊。胳膊相碰;擦身而过。指当面错过或失掉好机会。

成语【痛下针砭】由四言堂汉语课堂编辑整理,最后修订时间:2025-02-15 1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