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论文篇1
一、加强领导,健全网络,家教组织水平有了新提高。
家庭教育同其它工作一样,领导重视的程度决定着工作的力度。领导重视是搞好家庭教育工作的总开关,这个闸门不开启,要抓好家教工作,就是一句空话。在家教组织工作中我乡抓好以下几点:
1、提高认识,增强做好家教工作责任心。
我乡家教委一班人通过认真学习、研究,充分认识到家庭是一个人成长的起点,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是人类一切教育的基础,直接影响着孩子今后一生的成长。做好家教工作是提高全民素质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是推进我乡教育整体水平的基础性工作。基于以上认识,我乡分管的党委副书记亲自抓。并定期向党政主要领导汇报工作,争取领导对家教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2、建立健全机构,形成了布局合理的家教网络。我乡成立了家教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分管的党委副书记担任,乡妇联、计生、工会、团委等部门负责人和中学、小学、幼儿园校长任组员,各学校、幼儿园分别成立了“一把手”任组长的家长学校工作班子,具体实施家教“十一五规划”,基本上形成了布局合理的家庭教育网络。
3、建立完善考核制度,形成了有效的激励体系。在工作中,我乡按照年初的家教计划,有针对性制定考评制度,如:家庭教育工作制度,检查汇报制度,评比表彰制度,监测评估制度等,基本做到年初有计划,季度有小结,年终有总结,家教工作列入妇联、计生等相关部门的月度、年度工作目标考核,直接与奖金挂钩。
二、广泛宣传,深度发动,营造出重视家教的社会氛围。
家庭教育是一项基础工作。必须加大宣传,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全社会都高度重视这项工作,才能有效推进家教工作的开展。我乡利用多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发动。
1、运用各种宣传工具,广泛宣传家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大力普及优生、优育、优教的科学方法。村利用公开栏,学校利用橱窗,乡政府利用机关干部每月的学习日介绍家教的基础知识。乡妇联、工会、共青团还联合学校利用“三·八”“五·四”“六·一”节,印发宣传家教的材料。据初步统计几年来共印发材料1000多份。实验中学在开学时还向学生家长发放公开信,倡导家长重视家教、科学家教。
2、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家教工作的实效性。活动是开展工作的载体,没有活动就没有活力。近几年来,我乡共开展家长培训会38场,培训家长26600人次。
3、培养骨干,壮大队伍。培养一支观念新、知识新、有事业心、责任心的家教队伍,是做好家教工作的重要手段。我乡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的方法,在学校与学校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本地与外地之间,开展学习交流,更新观念,创新思维,不断提高家教队伍的水平。
三、加强协调,形成合力,家庭教育与社会事业互动发展。
家庭教育工作是一项面广量大的综合性工作,是分散性教育。我乡家教委只是起到牵头的作用,大量细致复杂的工作还需要上级的关心、下级的支持,才能有效地推进家教工作。几年的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必须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形成合力,并结合其它工作一道做,才能取得实效。在工作中,我乡做到“二个结合”:
一是家庭教育与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相结合。让群众认识到家庭教育对遵纪守法,促进家庭和睦作用,明确优化家庭环境与子女健康成长的密切关系,使优化家庭环境成为家长的自觉行动,通过“十星级文明户”的深入开展,引导家庭树立正确的“教子观”、“婚育观”,促进了文明新风的形成。
二是家庭教育与法制教育相结合。利用五五普法,加强[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普及力度,提高家长的法制观念,促使家长依法教子,依法履行监护人职责。
家庭教育论文篇2
享受的同时也去感受
许多独生子女大多是在众星捧月似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有的家长甚至把孩子当成“小祖宗”、“小皇帝”,对孩子百依百顺,给他们无限关怀与疼爱,家长付出了很多,孩子却无法感受到。孩子以为众人对他的爱是天经地义的,而不懂也不会去爱别人。经常能看到这么一幕:爷爷奶奶背着书包,孩子一手一个苹果,一手一个面包。忘了完成老师交代的任务,脱口而出的理由便是:都怪我奶奶……。我们除了摇头之外还需要做些什么?
五天之内,宝贝是奶奶家的成员。只是晚餐时聚一会儿,要是工作忙起来,根本无法保证那点小聚的时间。因为公公还未退休,一遇上什么突发事件,大家都没空照顾宝贝时,儿子只能寄养在平时还有些来往的亲戚家。第二方案:干脆跟着爷爷去上班。往往这种情况下,我会感觉亏欠孩子。可慢慢地却发现:无心插柳使孩子会汇报爱了。使爷爷不停感叹:忆苦思甜让人更珍惜。宝贝一向是崇拜爷爷多一些的,觉得爷爷能帮他修小汽车。在他的世界里这可是大事。奶奶也就是要他吃不喜欢的豆豆。说实话,一直都反感宝贝对奶奶的态度。犹如天天泡在密罐里,也就不觉得甜了。
小家伙一脸疑惑:“我们是去吃小笼馒头吗?”
老公在暗示我要给孩子:“善意的谎言。我很理智地告诉他:奶奶今天要去旅游,不能在家陪宝贝了。她难得出去一次,你要配合哦”
“我们去哪里?”面对宝贝的惊慌,我显地不以为然。
“就是那个很喜欢你的奶奶家,上次去过的啊”小家伙神情紧张地看着我。
我掏出手机告诉他:想奶奶了用手机打电话给她。
虽然,这是他第一次离开家人,到一个陌生的环境。紧张地使劲捏着手机,在阿姨怀里使劲挣扎。也许在他的记忆里留下了远离亲人的恐惧,但这是他独自面对困难的第一步。平时,公公提出的建议我们都采纳。当时,面对公公心疼地在送走孩子后提出:今天没什么大事,我一会去接。我没有同意,我感谢公公没有在当时就喊停,而是背着孩子商量。教育的一致性我们做的很好。
“凡事总有第一次。如果今天去接回来了,那他今天哭也是白哭了。造成他知道怎么对付大人的招数。那样不好”我们达成协议,第二天他不愿去时,可以平等交流。限度是:爷爷下午去接他。
在那段时间里,我们生活地很辛苦。可临睡时,我还不忘和宝贝聊天:谁是最爱我的人。告诉他,奶奶为了宝贝都不去锻炼身体了。平时去哪都把宝贝带着……让我欣慰的是晚上和奶奶通电话时,他使劲说:“我想奶奶了,想你回来抱抱”当时宝贝一岁半,都说我的教育太早,孩子不理解。他即使不懂但他至少能感受到,奶奶在和奶奶不在时的不同待遇。
思考:1、家庭教育需要大家的配合,体现教育的一致性。达成共识才能教育孩子。有不同想法时不能在孩子面前表现,结果往往是谁在孩子面前妥协就将成为孩子的奴隶。
2、适当的时候,让孩子经受一点风雨未必是坏事。就如日本孩子冰天雪地里穿着短裤晨练,是一种意志品质的培养。我们的孩子需要吃苦,富孩子也要寒养。忆苦思甜使他们更珍惜。宝贝和奶奶也越来越亲了,更意外的是他到现在还经常主动要求把好吃的带去阿姨家。我们会暗地好笑,称之为:享受不忘受苦时。其实,孩子会想着对别人好了。我们比谁都幸福。
3、往往教育时机就在于生活中的一瞬间,抓住了就是胜利。教育孩子的弦一刻不能松。说不准什么时候会失去一个绝佳的机会。
4、除此之外,如果没有把握好方法,或是犯了教育的大忌:半途而废的结果便是适得其反。
宝贝在家会帮着奶奶洗袜子,满地是水我们也不去打击他帮助奶奶做家务的好意。遇上雨天,他会叮嘱去奶奶:小心点走路,要摔交的哦。临出门会主动想到顺便把垃圾袋拿下去。面对老人把好东西省给他吃,他会很激动地推开,象个小大人样的。无论什么时候,拿起好吃的他就会一个一个分配好。长幼有序,大小有别。在我们家没有“独食现象”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善良的情感是良好行为的肥沃土壤。”因此,父母记得要从小在孩子心灵中埋下爱的种子才能收获。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很多时候,教育是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家长必须检点自己的言行,并为孩子创造磨炼他们行为的机会。
隔代更疼再所难免,对孩子百依百顺,要什么给什么,千方百计地满足孩子的需要,视孩子为心肝宝贝,不能让孩子受一点“委屈”。
一回到家,婆婆便告诉我,今天在健身场上宝贝被邻居家的孩子抓了。我仔细一看,发现孩子的脸上只有轻微的伤痕,便问:“是不是你认识的小朋友抓伤的?”孩子点点头,婆婆在一旁气急:“为什么不抓他?”我有些耐不住了,着急地问:你后来抓别人了吗?宝贝轻声说:奶奶让抓,我不敢。
总算松了口气,心平气和地和宝贝谈。等我把事情来龙去脉问清,婆婆也脸红了。是宝贝先拿了别人玩具没有事先和别人说。面对捍卫自己和心中有亏的处理不能简单等同。
于是,趁着还不到晚饭时间,我说是要来考宝贝和奶奶。宝贝可起劲了,一个劲催奶奶准备。一开始婆婆还一脸迷茫,慢慢也悟出了几分。
第一题:有人不小心碰到了你,可他是不小心的。你怎么办?
答:道歉就原谅
第二题:是你错在先,被打了怎么办?
答:承认错误。(承认自己的错后,告诉别人我错了就告诉我,别做野蛮人)
第三题:有人老是打你,怎么办?
答:告诉爸爸,爸爸打他(先讲道理,再是用自己力量保护自己)
婆婆听到也要保护自己态度就诚恳多了。为了给孩子一个是非观念,我申明;奶奶今天那么说,是因为他不了解情况。所以明天见面你要道歉,而且还要和他一起玩”对我的做法,奶奶也表示了赞同。
“一切都给孩子,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对孩子的爱,是一种理智的爱,一种真正的爱,对幼儿爱得适当,爱得合理,爱中有教,教中有爱,这样才能使幼儿得以健康成长。
家庭教育论文篇3
【关键词】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良好家风;培养方法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的基础性教育,良好的家风是学前儿童成长的基石。家风是融在血脉中的骄傲,是先人从一代又一代的生活中总结出的家族风气。中国自古以来就是讲究“家风家训”的礼仪之邦,放眼当今社会,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树立良好家风关系到家庭和睦,关系到社会和谐,关系到下一代健康成长。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良好家风和家庭美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的直观体现。家风的形成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它需要家庭中的各个成员共同朝着这个目标去努力,才能形成良好的家风。良好家风对家庭中学前儿童的影响也是十分深刻而深远的,能够影响孩子一生的品性与做事态度。
一现状分析
世界上不存在相同的两片树叶,同样世界上也不存在相同的家风,每个家庭的家风经过历代祖先的传承与创造,都带有鲜明的家族特色。在我国,一些书香门第、知识分子家庭中家风的打造与传承往往是一脉相承的,它历久弥新逐渐内化为家庭当中每位成员的价值追求,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应落实家风对个人的要求,即使对心智发展不成熟的学前儿童也有着良好的引导作用。当然在一些家庭,尤其是不太开明的家庭中,则并没有形成良好的家风,对学前儿童的教育与成长也带来了十分不利的影响。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必须要充分认识到良好的家风在家庭教育中对儿童产生的不可估量的作用,积极探讨更好的良好家风的培养方法,从每位家庭成员切实做起,争做学前儿童的榜样引领者,用良好的家风培育学前儿童的健康成长。
二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中良好家风的培养方法
1.家庭中良好的教诲。对于学前儿童的教育,家庭中良好的教诲是至关重要的。父亲的教诲如同人生中的智慧锦囊,而母亲的教诲就如同人生赛场上的助推剂,带给孩子无限的鼓励与关怀。学前儿童的心智水平还比较低,对于父母的一些教诲很可能不会吸收消化,但教育是无痕的,也是潜移默化的,从小就给儿童正向的积极的语言教诲,告诉孩子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慢慢地在生活中,当儿童再遇到相类似的事情时,他们就会做出正确的判断。一要重视对学前儿童思想品德的教育,羊跪乳,鸦反哺。乌鸦虽然外表丑陋,但在尊老敬老方面堪称动物界中的“楷模”。当乌鸦年老不能觅食的时候,它们的子女就四处寻找食物,衔回来食物喂给老乌鸦吃,从不嫌弃老乌鸦,直到老乌鸦再也吃不下东西为止。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乌鸦反哺”。儿女要永远记住父母的养育之恩,孩子从小要学会感恩,将来就会是个孝顺的人。二要教导孩子做一个善良的人,不能做亏心事,害人就是害自己,帮人就是帮自己,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三要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吃有吃相。2.注重榜样引领。“身教重于言教”,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对学前儿童的教育更应注重这一点,时刻以自己为孩子的榜样。小孩子的观察能力和模仿能力是很强的,比如,有的家长吸烟不分场合,在小孩子面前肆无忌惮地吞云吐雾,时间久了孩子也会拿起一支烟模仿家长吸烟的样子;有的家长在陪伴孩子时总会选择手拿一本儿童读物,孩子也会拿起一本儿童读物,虽然不认识字,但是在长久与书陪伴的环境中,孩子慢慢会养成手拿书本阅读的习惯。笔者曾读过[大河奔流的精神],作者俞敏洪在书中也曾提到自己与孩子读书相类似的情况。3.营造自由、平等、民主的和谐家庭氛围。孔子说过,“礼之用,和为贵。”这里的“礼”就是讲究礼节,“和”就是和谐共融。中国是礼仪之邦,但往往中国人对待他人十分地讲究礼节,而对待自己的家人则少了一些“礼”。日常生活中家人之间也应做到以礼相待,有助于打造和谐的家庭气氛。和谐的家庭文化氛围,能够给学前儿童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生长环境。自由、平等、民主是营造和谐家庭氛围必不可少的组成成分。民主的家庭,不仅是家庭成员成人之间的,还应该是家庭的所有成员间的,就连对待学前儿童也是如此。作为家长既是孩子的引领者、保护者,也应成为能够蹲下来和他们平等交流对话的朋友。如果一个家庭中充满着自由、平等、民主的和谐家庭氛围,那么这个家庭也会具有良好的家风。4.打造“放手”的家庭教育。孩子是父母带到这个世界上来的,但并不代表父母就可以全权包办孩子的一切,对于学前儿童来说也是如此。首先,作为家长要把孩子看作是独立的个体,要学会用尊重的视角、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一切。其次,敢于打造“放手式”的家庭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尊重孩子的成长天性,引领学前儿童更加健康阳光成长。现代社会中很多孩子的自主管理能力和自主生活能力都很低下,究其源头往往是家长过于溺爱孩子,从学前儿童起就为其操办,这就大大弱化了学前儿童的学习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久而久之势必会影响学前儿童一生的成长与发展。对于当今中国社会来说,打造“放手式”家庭教育也是创新家风的一种形式,对家庭中的学前儿童也会产生积极有益的影响。5.制定切实可行的家训家规。“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中国自古就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五千年的文化传承至今,深深铭刻在我们每个中国人的内心当中。每个家庭都有家训、家规、家风。俗话说得好:“无规矩不成方圆。”好的家训、家规、家风不仅承载了祖祖辈辈对后代的希望、对后代的策鞭,也同样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的民族之风。家风、家训、家规对一代又一代人的影响是非常深远而久远的。美国康涅狄格州有个叫嘉纳塞•爱德华的人,由于他所建立的讲究道德注重修养的家风,使得他的家族在长达200年的时间里,八代人中没有一个被判刑的。而同一时期,在纽约州的马克思•朱安家族,由于家风败坏,一百年时间里的八代人中,竟有300多人成了乞丐、400多人酗酒死亡等。可见家风和家规具有一定的承传性,它有时甚至要影响几代人。所以,要想对学前儿童进行家庭教育,不可不建立起一个良好的家风、家训、家规。笔者的爷爷为了更好地管理这一家人,为我们制定了严格的家规:不准吸烟,不准酗酒,不准,不准奢侈浪费,不好吃懒做,不准占别人便宜,不准说谎话,不损人利己,不骄傲自满,不做缺德事。他把“吃苦耐劳,勤俭节约”作为我们家的家风,把“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作为家训,要求我们全家人自觉遵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位家庭成员都严格遵守家规家训,才能够形成良好的家风。同样,一个家庭的家规、家训都学前儿童也是适用的,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家风,对每个人包括学前儿童才能带来正能量的影响。
总之,良好家风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的形成以及对每位家庭成员的良好约束力是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中逐渐形成的,当然良好的家风也离不开每位家庭成员的积极践行与传承。学前儿童是家庭的传递纽带,更是祖国的新生力量,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在家庭教育中良好家风对学前儿童至关重要的影响,并身体力行地引领家庭新风尚,促进家庭良好家风的形成,进而对学前儿童形成“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教育。*作者单位:马东平,宁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作者:马东平 单位:宁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李妹.中国传统家训中的学前儿童教育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
[2]刘奇葆.良好家风是孩子成长的基石[J].学前教育,2015(1)
[3]王丽萍.山西省太原市城区“独一代”家庭教育的现状及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
[4]李茹.家庭教育方式、家园合作共育对幼儿自信心、独立性的影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
[5]宋梅华,徐晓坤,李爱香.初探幼儿园实施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策略[J].教育现代化,2016(14)
[6]陆婷婷.刍议幼儿园实施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6)
版权声明:本文为一世相伴论文网(www.14380.com)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上一篇:论文结论范文(精选3篇)
- 下一篇:化学与生活论文范文(精选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