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毕业论文范文(精选3篇)

一世相伴论文网 2023-08-12 03:28

论文毕业论文范文篇1

序论也叫前言、引言、导论或绪论,它是论文的开头部分。毕业论文的序论的内容,一般包括选题的背景、缘由、意义和目的,或研究的目的、范围、方法及所取得的成果,也可以对本文的基本观点、本论部分的基本内容作一个扼要的介绍。序论的写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代式。

开头交代论文写作背景、缘由和目的意义。例如,[试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残疾人就业保障]一文的序论:[中国残疾人法]的颁布实施,使残疾人的就业问题从根本上得到了保证。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特别是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残疾人的劳动就业保障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影响社会稳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重视并妥善解决残疾人就业问题,对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这方面的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引自学员毕业论文,下同)。

(二)提问式。一开头就提出问题,或在简要交作背景之后随即提出本文所要解决的问题。例如,[国有企业人才外流的原因及对策]一文的序论:

当今世界,商品竞争,科技竞争,国力竞争,正在突破地域、意识形态的界限而日趋激烈。而在这股竞争大潮中,人才的竞争则是关键。当人们为改革开放中人才大流动的出现而欢呼时,国有企业却频频告急。人才大多是从国有企业流向非国有企业,使国有企业的不少厂长(经理)深感“留人乏术”。为什么在人才竞争中,国有企业会处于被动地位?怎样才能吸引人才?本文就此作一探讨。

(三)出示观点式。序论开宗明义,将本文的基本观点或主要内容揭示出来。例如,[略论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的序论:

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可靠保证。坚持党对社会主义的领导,是历史作出的结论。为了坚持党的领导,党又必须加强自身建设,进一步改善党的领导。

(四)提示范围式。序论部分提示本文的论述范围。例如,[把农村党支部建设成为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战斗堡垒]一文的序论:在我国十一亿多人口中,有九亿是农民。没有九亿农民的小康,就谈不上全国的小康。而要让九亿农民都能在本世纪末奔上小康路,农村党支部建设是关键。本文试就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农村党支部建设问题,谈一些看法。

(五)阐释概念式。序论先释题,阐释题目中和文中出现的基本概念。例如,[国有商业企业潜亏现象初探]的序论:潜亏是企业亏损在报告期已形成,而未在报表上反映的潜伏亏损额。它一般以物亏、价亏、呆帐和坏帐等形式潜伏于企业内部,随时都可转化为明亏。潜亏造成企业虚盈,财政虚收,资产不定,信息失真,掩盖了经营状况的真相,助长了经营的短期行为,危及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潜亏侵蚀了国有资产的完整,将不该分配的收益予以分配,形成国民收入超分配,既危害企业,又贻害国家,必须加以解决。。序论的不同写法使毕业论文呈现出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风貌,避免“千人一面、千部一腔”的感觉。但无论采用哪种写法,每篇毕业论文的序论,都应当符合以下几点要求:

第一,序论要开门见山,迅速入题。议论性文章通常要求开门见山,一开头就能让读者接触到文章的中心,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是什么,而不能“下笔干言,离题万里”,带着读者在文章中心以外尽绕圈子,使读者如堕入五里雾中。

第二,序论要引人入胜,能抓住读者。开头要让读者对文章产生良好的初始印象,发生阅读的兴趣。这就要求序论要有实质性内容和易于吸引读者的词句。

第三,序论要简洁、有力。开头的文字不宜过长,以免显得头重脚轻,结构不匀称。一个繁杂冗长的开头,会使读者产生恶劣印象而不忍卒读。古人说,“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开头要像放鞭炮,骤然而响,使人为之一震。毕业论文开头的文字尤其要简洁、有力。

文章如何开头,是作者常常要煞费苦心的事情。写好序论,对毕业论文初稿的完整是关键性的一步,切不可草率从事。

二、写好本论

本论是论文的主体部分,是分析问题、论证观点的主要部分,也是最能显示作者的研究成果和学术水平的重要部分。一篇论文质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本论部分写得怎样。

本论部分的要求,一是论证充分,说服力强;二是结构严谨,条理清楚;三是观点和材料相统一。下面分别加以说明。

(一)论证充分,说服力强

本论部分最主要的任务是组织论证,以理服人。作者要千方百计地证明

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可信的。为此,必须围绕论点,运用论据,展开充分的论证。论证就是要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正确性或证明敌对论点错误性的过程和方法。从论题的性质来看,论证又可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

1、立论

正面阐述自己的观点,证明它的正确性,从而把论点确立起来的过程就叫立论,也叫做证明;常用的证明方法有:

(1)例证法,这是一种用事实作为论据,举例说明的论证方法,就是常说的“摆事实”。事实胜于雄辩,让事实说话,这是最常用而有效的论证方法。例如:××市热电厂由于规章制度不健全,管理紊乱,引起交接货手续不清,货款支出异常,个别领导与供销人员收受贿赂,致使厂方多付货款11.2万余元,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引自学员毕业论文,下同)

运用例证法进行论证,事例要典型,数据要确凿,叙述的语言要简明扼要。

(2)引证法,引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言论,权威人士的观点、理论,或科学上的公理、定律,还有其他格言、谚语、名言、警句等来证明自己观点的论证方法,也称“事理论证”。例如: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与经济关系的基本原理,曾经作过精辟的论述。他说:“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又说:“任何民主,和一般的政治上层建筑一样,归根到底是为生产服务的,并且归根到底是由该社会中的生产关系决定的。”列宁的这些基本观点说明,政治来源于经济,又反作用于经济,既是指导作用,又是服务作用,是指导与服务的统一。采用引证法,所引用的言论要忠实于作者原意,不能断章取义;引语要准确无误,最好注明出处;引语要简洁,避免大段引用、喧宾夺主;对引语要作一些阐发说明,不要引完即简单下结论。

(3)分析法,就是把一个较为复杂庞大的事物或事理,分解切割成若干部分,然后一一加以考察的论证方法。通过对所论事物或事理的分析、透视,发掘出其中蕴含的道理和规律来,从而很好地证明论点。例如,题为[要办好学校必须实行校长负责制]的毕业论文,对学校原来的领导体制“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所存在的弊病作了这样的分析:可以作出多种解释。

(二)把“领导”与“负责”分工,不符合管理原理。

(三)党政不分,以党代政……

(四)在校长上面加了一个管理层次,形成了书记——校长——主任——教职工四个层次。管理层次越多,工作效率越低。

通过这样入情入理的层层分析,旧体制的弊端昭然若揭,也就从反面很好地证明了“要办好学校必须实行校长负责制”的中心论点。

(4)推理论证,推理就是从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推出一个新判断的思维过程。议论文与逻辑推理是分不开的。从文章的整体来看,完整的论证过程也就是归纳、演绎或类比推理的过程;从文章局部来看,在各个论证环节中,也可采用这些推理形式。学员论文运用推理论证的例子随处可见。

立论论证的方法除了以上几种外,还有因果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这里不一一介绍。

2、驳论

驳论是通过驳斥敌论点,证明它是错误的、荒谬的,从而证明自己观点正确性的一种论证方法。驳论可分为驳论点、驳论据和驳论证三种。常用的驳论方法有直接反驳、反证法、归谬法等。

(1)直接反驳,就是运用论据或推理,直接证明敌论点是错误的方法。

(2)反证法,为了证明对方的论点是错误的,可以先证明与其相矛盾的另一论点是正确的,这就是所谓反证法。例如:鲁迅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为了驳斥“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这一错误论点,就提出“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这个正面论点,然后运用古往今来的事实,证明这一论点的正确性,从而驳倒了反面论点。

(3)归谬法,先假定对方的论点是对的,然后以它为前提,推导出一个明显荒谬的结论,从而证明对方论点是错误的。例如:如果按那些政治“精英”们所述的理论来分析,只会产生这样一个现实:即凡是走上资本主义私有化道路的国家,全部或至少大部都比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得快。但可惜的是,这种现实还不存在,这种材料在现实的世界上还没有。

论证或反驳的方法有很多种,究竟使用哪一种或哪几种,要根据论证的实际需要来确定。一般来说,单纯地只用一种论证方法是很少见的,在多数情况下,需要将几种论证或反驳的方法结合起来,才能取得好的论证效果。

(二)结论严谨,条理清楚

本论的篇幅长,容量大,层次较多,头绪纷繁,如果不按一定的次序来安排文章内容,就会层次不清,结构混乱,大大降低表达的效果。根据层次之间的不同关系,可以把本论部分的结构形式划分为并列式、递进式和混合式等三种类型。

1、并列式结构

又称平列式结构或横式结构。它的特点是,围绕中心论点划分为几个分论点和层次,各个分论点和层次平行排列,分别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论证中心论点,使文章呈现出一种多管齐下、齐头并进的格局。

2、递进式结构

又称推进式结树或纵式结构。它对需要论证的问题,采取一层深于一层的形式安排结构,使层次之间呈现一种层层展开、步步深入的逻辑关系,从而使中心论点得到深刻透彻的论证。

3、混合式结构

也称并列递进式结构或纵横交叉式结构。有些论文的层次关系特别复杂,不能只用一种单一的结构形式,需要把并列式和递进式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混合的结构形式。采用混合式结构,又有两种形式:一是在并列的过程中,在每一个并列的面上,又展开递进(并列中的递进);一是在递进的过程中,在每一个递进层次上,又展开并列(递进中的并列)。这种方法比前两种更复杂,也更难掌握一些。

为了避免由于内容过多而使条理不清,写作本论时,常在各个层次之前加一些外在的标志,这些外在标志的主要形式有小标题、序码、小标题与序码相结合及空行等几种。

(三)观点和材料相统一

本论部分的内容由观点和材料构成,写好本论的另一个要求是将观点和材料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观点统帅材料,以材料证明观点。从总体上说,材料应按照各自所要证明的观点来安排,即把所有的材料分别划归到各个小观点之下,随着观点间逻辑关系及排列顺序的明确,材料自然也各得其位了。但是,在同一内容层次之中的观点与材料应怎样安排,究竞是先出观点还是先列材料,在起草时不能不斟酌一番。为了避免雷同,应该有所变化。一般是先摆观点,后列材料;有时也可以先列材料,再摆观点;还可以边摆观点边列材料,夹叙夹议,由浅入深。总之,要把材料和观点紧紧地糅台在一起,有机地统一起来,为表现文章的中心服务。

三、写好结论

结论是一篇论文的收束部分,是以研究成果和讨论为前提,经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和论证所得出的最后结论。毕业论文的结论部分大致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提出论证结果。在这一部分中,作者应对全篇文章所论证的内容作一个归纳,提出自己对问题的总体性看法和意见。例如,[浅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乡镇领导方法]一文的结论:

总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在这个新的体制转换阶段,乡镇领导干部作为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带头人,在思想认识、领导方法等方面都必须来一个很大的转变,才能适应迅速变化的新形势,进一步推动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指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在论文结论部分,作者常常不仅概括自己的研究成果,而且还指出课题研究中所存在的不足,为他人继续研究指明方向、提供线索。例如,[地方行政机关后勤工作改革之路]一文的结论部分:总之,机关后勤管理体制和管理制度改革的任务是艰巨的,在当前,我们仍处在上述较容易见到成效的某些方面进行探索的阶段,我们要力争有一、二个突破口,在取得成果之后,不断把后勤改革引向深入,达到服务社会化的最终目的。

谢辞。在结论部分的最后,也可以写上几句话,向在本篇文章的撰写过程中,曾给予自己帮助的人表示谢意。谢辞要写得感情诚恳,言语得体,不要过多的溢美之辞。例如: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承我的指导导师××先生的悉心指教,并得到其他几位老师的关心和帮助,在此一并谨致谢忱。

古人说:“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结论在一篇论文中的地位是不可忽视的。写好结论,应该注意两点;第一,要使结论部分真正起到收束全文的作用,一般不要提出新的观点或材料;第二,结论的语言要简洁有力,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论文毕业论文范文篇2

学位论文是高等院校毕业生用以申请授予相应学位而提出作为考核和评审的文章。学位论文分为学士、硕士、博士三个等级。

1、学士论文:

学士论文是合格的本科毕业生撰写的论文。毕业论文应反映出作者能够准确地掌握大学阶段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对所研究的题目有一定的心得体会,论文题目的范围不宜过宽,一般选择本学科某一重要问题的一个侧面或一个难点,选择题目还应避免过小、过旧和过长。

2、硕士论文:

硕士论文是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所撰写的论文。它应能反映出作者广泛而深入地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具有独立进行科研的能力,对所研究的题目有新的独立见解,论文具有一定的深度和较好的科学价值,对本专业学术水平的提高有积极作用。

3、博士论文:

论文毕业论文范文篇3

摘要:文章指出并讨论英语专业学生在利用文献资料撰写毕业论文时存在的几个较为突出的问题,为改进毕业论文写作课的教学与指导工作提供参考和方向。

一、引言

高等教育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l姗)第二章第十六条规定,“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科研能力,是高校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毕业论文的写作是在学生掌握了本专业要求的全部知识、理论和技能的基础上综合运用这些知识、理论和技能,独立地、创造性地解决理论和实际问题的一项活动,是学生从事独立科研工作的起点,也是学生展示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科研能力的一次机会。正确指导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对于训练学生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有重要意义。大学生的科研能力主要体现在课题的选择与设计,检索工具的运用、文献资源的获取以及对论文规范的掌握等方面。能否合理有效地利用文献资源是决定毕业论文成功与否的一个很关键的方面。科学研究是一项承前启后的事业,任何新的发现都是在学习和借鉴前人经验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取得的。毕业论文的写作必须以占有足量相关的文献资料为前提,缺少了相关文献的充分支持,写成的文章就会缺乏方向性、学术性和说服力。对文献资料的利用包括收集和选择文献、引用文献、标注文献等方面,它贯穿于毕业论文写作的始终,可以说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就是一个利用和处理文献资料的过程。英语毕业论文的写作涉及对英文文献资料的利用,具有一些和中文毕业论文写作不同的特点。本文旨在阐述英语专业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中在利用文献资料方面应遵循的一些基本要求,并讨论学生在文献利用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以期改进我们的毕业论文写作教学与指导工作,提高学生利用文献资料的水平,完善他们利用文献资料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

二、文献利用的基本要求

毕业论文写作中对文献资料的利用主要包括文献的收集与选择、文献的引用和文献的标注三个方面,每一个方面都应遵循相应的基本要求和规范。

1.文献的收集和选择

(l)文献收集的来源必须可靠、正式、权威。文献收集的对象必须是公开正式的出版物,主要包括书籍期刊报纸等;避免使用非公开非正式的出版物,如小册子、内部资料等;节制地收集网络资料,除非是网络上与公开正式的出版物相对应的电子版本。

(2)文献的收集必须面宽量大。文献的类型应多样化,包括学术专著、文学作品、译作、期刊析出文章、百科全书和字典等,避免资料的片面单一和过分集中;尽可能多地收集英语资料,体现英语毕业论文写作的特点,突出专业特色;文献的数量要多,能充分支持论文的写作,避免论文中的内容和论证失之偏颇。

(3)要对收集到的文献的学术性、权威性和时效性进行评估,做出合理取舍。应优先选择学术性和专业性的期刊、专著、百科全书和词典,舍弃大众杂志、普通书籍以及综合性的百科全书和词典;优先选择一流作者和权威人士的作品和文章,舍弃缺乏权威性的文献;优先选择包含和阐述最新思想、理论和观点的论著,舍弃已过时的文献;在对收集到的文献的价值进行评估时,要力求正确地理解原作者的思想、理论和观点,切勿断章取义;对文献中不同的甚至对立的思想、理论和观点,要进行深人的分析.搞清孰优孰劣,再作取舍。

川2文献的引用(l)要通过多样化的处理方式,将文献中的思想、理论和观点巧妙自然地融人自己的行文中,使之成为论文的有机组成部分。对文献的处理方式包括概述(,朋助a乃)、释义(l对ap卜rase)、间接引用(indi,d甲otation)和直接引用(dioet甲otation)四种。

(2)无论采用何种处理方式,都需要对文献的来源给予明确的标注。不加任何标注地把文献中的语言或思想拿来为我所用,被认为是剿窃(p呵动sm),是一种不诚实、不道德的学术行为,尽管剿窃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只是无知的结果,而不是有意的欺骗。

(3)对文献的引用不宜过多过滥,要避免对文献资料的堆砌,尤其是对文献的直接引用应尽量节制,不要让引文淹没了行文的主线。引用文献的目的是用文献中的事实或思想为自己的论证提供支持,其原则是用得精,用得好。

(4)在引用文献时,要使用引述语(intn义luCtorywollls)表明所引内容与论文观点之间的关系,使得引文与论文作者的论述自然巧妙地结合,使行文顺通连贯。

3:3.文献的标注

(l)在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学生必须对从文献引用的部分进行明确的标注,并提供完全准确的文献信息。标注文献的目的是承认自己引用了文献中的事实或思想,确立引文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为读者(通常为指导教师)提供核实引文与文献的有效线索,也可以让指导教师检查学生是否收集、阅读并引用了个别关键性的文献资料。

(2)在美国,对学术论文中参考文献的标注有三种比较流行的体系:MIA(modemLlllguageA~ia-tion)、APA。、nlerieanPsyeholo留A~iation)和CM(chieagoManual)。M以体系是在引文后用括号注明引文的作者名和引文在原文献中的页码,在论文后附七一份引用文献(肠rksCited)补气1叭体系是在引文后用括号注明引文的作者名和引文所在文献的出版年份,在论文后附一份参考文献(ReferenceS);cM体系要求在引文后只用上标标明引文的序号,再以脚注或尾注形式注明引文出处,最后在论文后附上一份参考书目(Bihliogra户y)。CM体系是美国人文社科类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以及许多其他类专业人士普遍使用的一种文献引用标注方式。

(3)为了遵守国际学术规范,促进国际学术交流,我们要求英语专业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中使用CM体系标注引用的文献,掌握CM体系的基本规范。CM体系包括引文后的上标序号、脚注或尾注(为了保持页面的整齐,我们要求学生一律使用尾注)和参考书目三部分。上标序号位于引文后的标点符号之后,对论文正文部分的所有引文进行统一编号;尾注对应于上标序号,提供关于每一处引文的来源的线索,首次引用文献的尾注包含较详细的信息,再次引用文献的尾注仅包含简略的信息;参考书目不与上标序号相对应,按字母表顺序对论文中被引用的所有文献进行列举,其格式也与尾注有所不同)

(4)学生应不折不扣地遵守上标序号、尾注和参考书目的格式规范。文献标注的规范与否直接反映一个学生对毕业论文的写作是否持一种严谨的学术态度,一篇优秀的毕业论文应该是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

三、文献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为了发现学生在文献利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我们对广东工业大学外语系入幻3届本科毕业生的英语论文进行了抽样调查。我们随机抽取了10篇论文,约占总数的巧%,对每篇论文中的所利用的文献的类型及数量、引用方式及次数、文献标注等三个方面进行了调查和统计。文献类型从语言上分为中、英文两大类,从出版物种类上分为著作(M)、论文集(C)、学术期刊(J)、文学作品(L)、杂志/报纸(P)、百科全书/字典(z)、网络文献(W)等七类;文献利用方式分为概述(S)、释义(P)、间接引用(IQ)和直接引用(卿)四类;文献标注分上标序号、尾注和参考书目三个小项。根据我们的调查,巧篇论文的文献标注格式基本上达到了标准化和统一化的要求,这得益于我们对本届毕业生的论文格式作出的严格统一的要求。在毕业论文写作展开之前,我们就专门制定了“毕业论文格式要求”,详细规定了格式方面的每个技术细节,连同示范文本发放到了每位毕业生的手中,让他们参照执行。对文献类型和引用方式两方面的调查,我们进行了详细的量化统计。

经过对统计结果的分析,我们发现学生在文献利用中存在以下几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1.参考文献的学术性不强尽管每篇论文的参考文献的平均量达到了8.3份,但其中学术性文献的比例较低。在占总量58%的M类文献中,教材和普及性读物占绝大多数,学术专著的比例很低(表中未能显示);学术期刊是最新最前沿的学术成果的展示平台,但每篇论文的参考文献中平均才有10份;网络资料虽然所占比例不大,但多为大众资讯,其学术性和可靠性值得质疑。所以,总体而言,参考文献的学术性不强。

2.滥用网络文献网络资料约占参考文献的16%,总体上这一例不算高,但我们在调查中发现,部分论文的参考文献中网络资料所占的比例很高,个别的甚至超过50%,而且这些资料一般都是大众资讯,缺乏学术性和可靠性。过分依赖网络资料会使论文的内容肤浅与偏颇,也反映出论文作者不严谨不积极的科研态度。

3.对文献资料的处理方式单一每篇论文平均利用文献资料(以标注计算)约10次,利用方式比较单一,绝大多数为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合起来占卯%,使用概述方式的很少,没有统计到释义方式,反映出论文作者缺乏根据文献本身的特点和论文写作的需要灵活多样地处理文献资料的能力。

4.个别的剿窃行为除了明确标注的引用材料外,论文中还有一些没有标注但显然是来自源文献的材料(包括事实、思想、语句、甚至段落),这一点在个别论文中表现得还相当突出(表中未能显示)。这种剿窃行为严重违反在论文写作过程中要求对所有引文进行明确标注的规范,反映出论文作者的不诚实,但更多的是由于对引用参考文献的要求和规范认识不到位。

上述问题为我们改进毕业论文的写作教学和指导工作提供了借鉴和方向,要求我们的教学与指导更具针对性。首先,应该培养和强化学生的科研意识,让他们树立学术至上的思想,使他们真正把毕业论文的写作当成展示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科研能力的一次机会并愿意为此付出努力。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的消极应付、偷懒拖延、剿窃等不良表现;也只有这样,才能落实毕业论文写作的学术性和严肃性,才能解决“参考文献的学术性不强”和“个别滥用网络文献”的问题。其次,要注重培养学生利用资料进行写作的能力,使他们掌握灵活多样地处理文献资料的技巧,能够在写作中根据文献本身的特点和论文写作的需要巧妙地吸收文献材料,既“体现自己的风格,根据自己的思路,用自己的语言一气呵成”,又保持内容之间的“连贯性和一致性”,图这样就可以解决“对文献资料的处理方式单一”和“个别剿窃”的问题。这两项对策既要落实在毕业论文的写作教学中,又要体现在毕业论文指导工作中。

四、结束语

版权声明:本文为一世相伴论文网(www.14380.com)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