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设计制作论文篇1
关键词:ASP 节点 导航 数据库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9(b)-0148-02
当今社会是互联网时代,网站遍布到各个领域,网站设计制作也随之兴盛起来;无论从大公司,还是个人,都可以进行网站设计或制作。对于一般的建站公司,大多采用模板式批量生产,对于个人,一般采取个人设计或制作的形式,不管是哪一种形式,都需要日后的维护和网站的更新,有时需要对原有网站版面进行重新修改,这样经常会涉及到导航的变动。由于一般情况下,网站的导航都采用的固定的方式,从而导致修改不方便(需要修改源代码来实现),所以本文所阐述的就是如何实现动态导航,减少日后由于某种原因而导致修改源代码带来的不必要的工作量。
1 分析过程
动态导航可以应用于各种Web编程语言,如ASP、PHP、JSP等。通过程序与数据库结合,来实现动态导航的管理。其中在数据库中存储导航的各节点及所属上级节点,利用程序在网页中进行节点检索,实现导航树,将各节点创建在网点中。另外,也可以实现导航节点之间的新建、移动、删除等操作,便于节点管理,对于节点的维护,通常放在后台进行,前台只是为普通用户生成导航节点。
流程如下:
(1)设计数据库和节点数据表(字段)。
(2)前台导航节点的显示,包括主节点(主页中)及分支节点(子页面中)。
(3)后台导航节点的管理及维护(节点之间的新建、移动、删除等操作)。
2 设计过程
(1)数据库和节点数据表。
数据库及数据库名的选择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如,对于大型数据库,可以采用SQL Server或MySQL来存放数据,一般的小型网站,可以选择相对较小的Access数据库进行。本文所描述的数据库采用相对较小的Access进行设计(其它数据库设计相同)。本文描述的节点所涉及的数据表包括:navItem表,用于存放节点及子节点,上下所属关系,可以实现N层所属关系。navContent表,用于存放末节点相关详细内容(节点对应的页面文字)。
navItem节点表中字段包括:navID(节点ID)、navName(节点名称)、Lsort(节点顺序号)、UID(父节点ID)、Leaf(是否是末节点)。
navContent节点内容表字段包括:navID(节点ID)、content(节点对应内容)。
(2)前台导航节点的显示。
主页面中的首节点可以采取通过滤的方式,只需要在检索时检索UID为0(为0代码是顶层节点)的节点,即可得到首节点,并放置在导航条上。
子页面中的节点检索,是通过得到某个首节点ID后,通过递归算法,得到相应子节点的方式得到。例如,如果用户点击了某个首节点ID=5,则可以检索UID为5的所有子节点,利用递归,以此类推,查找出每个子节点的下级子节点,并利用CSS样式及HTML代码以列表的形式显示在对应的子页面中即可。
(3)节点的管理及维护。
后台节点管理最为复杂,需要实现节点新建、移动、删除操作,具体作法如下:
新建:新建节点时,要给出新建节点名称,以及所属的父节点(navID),并选择是建同级节点,还是下级节点,是否是末节点(叶子)。取到相应数据后,判断如果是同级节点,则先获取当前navID的父节点,将获取到的navID作为UID(父节点ID)存放,如果是下级节点,只需要将当前节点的navID作为UID,应用节点名称写入navName,如果是末结点,则将Leaf字段置1,否则说明不是末节点,则置0,写入记录即可。
移动:
获取源节点navID,并获取目标节点navID,选择移动到当前节点之前还是之后,是与目标节点同级节点,还是下级节点。取得数据后,根据所选值进行判断,如果是同级并且是之前,则先要取得目标节点的Lsort值,将当前目标节点及以下的Lsort全部向后移动。插入当前源节点(将当前源节点的Lsort值改为原目标Lsort值),如果是之后插入,只需要将目标节点后的节点向后移动,插入当前节点即可。如果是下级,则获取目标节点的子节点(如果没有子节点,则将当前节点的Lsort设置为1),并将目标节点的navID设置为当前节点的UID(父节点)。
删除:
提示用户是否确定删除节点(连带删除所有所属子节点)。获取到预删除节点的navID后,利用递归算法,先将所属所有下级子节点删除后,再将当前节点删除,同时要将navContent表中相对应的节点内容一并删除。
3 算法代码
移动节点:要求先获取目标节点ID,根据移动位置,来决定源节点的移动方式。代码如下:(其中数据库连接代码部分省略)
s_level=request.Form("s_level")
t_level=request.Form("t_level")
mi=request.Form("mi")
target=request.Form("target")
if s_level"" then
s_sort=1
set rs=conn.execute("select * from nav where nav_id=" & t_level)
if not rs.eof then
s_sort=rs("s_sort")
uplevel=rs("uplevel")
end if
if mi="i" then uplevel=t_level
if target="b" then sql="select * from nav where uplevel="& uplevel & " and s_sort>" & s_sort & " order by s_sort DESC"
if target="f" then sql="select * from nav where uplevel="& uplevel & " and s_sort>=" & s_sort & " order by s_sort DESC"
set rs=conn.execute(sql)
if not rs.eof then
loc=rs("s_sort")
s_sort=loc+1
end if
while not rs.eof
loc=rs("s_sort")
conn.execute("update nav set s_sort=" & s_sort & ",uplevel=" & uplevel & " where nav_id=" & rs("nav_id"))
s_sort=loc
rs.movenext
wend
conn.execute("update nav set s_sort=" & s_sort & ",uplevel=" & uplevel & " where nav_id=" & s_level)
rs.close
set rs=nothing
end if
删除节点:通过递归的方式实现先删除子节点后,再删除当前节点的方式实现。
'递归删除算法
function loopDel(leaf)
set rstemp=conn.execute("select * from nav where uplevel=" & leaf)
while not rstemp.eof
loopDel(rstemp("nav_id"))
rstemp.movenext
wend
conn.execute("delete from nav where nav_id=" & leaf)
end function
4 结语
本设计已经通过实验并应用,效果较好。但在设计过程中也还存在一些不足,尚需进一步改进,希望在以后的应用中得到更好的效果,也希望能够满足不同的场合需求。
参考文献
[1] 佳图文化.ASP动态网站开发案例教程[M].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12.
[2] 李睦芳.Dreamweaver CS5 +ASP动态网站开发与典型实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网站设计制作论文篇2
关键词:专业建设;多媒体;高职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7)15-30847-02
NewExploration of Multimedia Information Specialty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ZHOU Xiang-jun
(Guangdong Teachers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 and Arts, Guangzhou 510507, 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thought about practice and reformon multimedia information specialty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ts emphasis includes: curriculum structure, academic and practical instruction,curriculum evaluation manners.
Key words:Specialty construction; Multimedia;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数字电视技术和通信技术日益成熟,极大地推动了多媒体产业的兴起。目前,多媒体产业已经形成了以影像、动画、图形、声音等技术为核心,以数字化媒介为载体,内容涵盖信息、传播、广告、通讯、电子娱乐产品、网络教育、娱乐、出版等多个领域,涉及计算机、影视、传媒、教育等多行业的产业集合,被称为21世纪知识经济的核心产业,是继IT产业后又一个经济增长点。
由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涉及面较宽,除了计算机、网络、软件等相关技术之外,还涉及到诸如数字图形图像技术、数字音频技术、数字影视技术、数字动画技术,再加上设计所需的艺术知识、制作所需的编辑知识和应用所需的行业相关知识,往往使人们对该专业的培养目标,人才规格要求与知识结构要求存在较大认识上的差异。
要解决这一问题,对于高等职业教育而言,首先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应用需求为目标,正确处理好多媒体人才规格要求与专业知识结构之间的关系,其次,必须解决好学校教育的规模性批量培养人才与企业分散性需求和学生的个性化教育之间的矛盾。
由于多媒体行业本身技术更新快,更重要的是多媒体人才是复合型人才,既要掌握很先进的科技知识,又要精通艺术。加之我国尚处在多媒体产业的起步阶段,解决媒体技术制作的人才问题是多媒体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1 技术与艺术相结合,实施规范化、系统化和特色化的专业建设
高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是综合性强、跨学科的新型专业,打破IT学科和艺术学科之间传统的界线和隔阂,充分考虑IT学科和艺术学科的相互结合和渗透是本专业的特点。我们参考国外相关专业的教学、课程体系,结合学院自身的实际情况,按照“以技术制作为主,艺术设计为辅”的原则,建立以综合素质培养和多媒体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
1.1 专业培养目标
我院多媒体技术专业强调技术与艺术相结合,以技术制作为主,艺术设计为辅进行专业定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既掌握多媒体专业基础理论又精通艺术,面向企事业单位从事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规划、开发与创作、网站设计和网页制作、平面设计制作等相关市场亟需的多媒体领域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具体的培养规格:
具有多媒体作品创作制作能力、网站设计和网页制作能力、平面设计制作能力;
具备扎实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计算机的装配、维护、应用的基本能力;
具备较宽厚的文化知识和较好的人文科学素质,良好的艺术修养,了解计算机与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动向;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及审美观所必备的美术专业知识和科学素养。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多媒体方向)面向的是社会上广大的企事业单位。培养出的人才能适应社会急需的多个岗位,从而形成了一个岗位群。这些岗位的工作分别为:多媒体开发与创作、网页设计、平面动画制作、网站的开发和维护。
通过以上主要岗位就业率的分析,多媒体方向人才培养方向基本可确定为:能从事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规划、开发与创作、网站设计和网页制作、平面设计制作等相关市场亟需的多媒体领域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1.2 课程体系建设
我院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坚持技术与人文艺术相结合,学习以技术应用为主,艺术设计为辅。其课程设置总的原则是:根据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需要,突出职业素质教育和技术应用能力教育这一主线,强调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技术与艺术相结合,注重创新精神、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通过三年大学阶段的学习,全面达到本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要求。
我院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采用了(山)字形结构,如图1所示。其中公共基础、专业基础和专业主干层次的课程是为了保证人才培养规格的基本要求开设的基本课程,是相对固定的教学内容,以保障学生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知识结构关系专业方向课是相对变化的、动态的教学内容,本专业设置了媒体作品创作制作、网站设计和网页制作、平面设计制作三组方向课,学生可根据社会的需要和当前的就业情况选择其中一组专业方向课,以适应将来工作用人单位的需要,又能适应技术的不断变化和进步的步伐,还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兴趣发展的要求,必要时学校还可适时调整或开设新的专业方向课程,充分体现因材施教和个性化教育的要求。
2 精心设计实践教学体系,形成学、练、训、创的实践教学特色
在实践教学方面,我们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室、实训室、工作室,努力做到三个“无缝对接”,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对接,实训环节与多媒体技术应用对接,素质培养与公司、企业一线人才要求对接
图1 山字型课程体系结构
本专业的实践环节主要是课内、校内和校外,对每个环节都有具体的时间要求。
课内:改革和加强了课内实践性教学的比重,专业课、专业基础课的实践环节都占总课时的三分之一以上。
校内:每学期都举行各类专业技术比赛3次以上,如多媒体设计大赛、网页设计大赛、Flash设计大赛、网络方案设计大赛等,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
多媒体技术方向的学生都发有“校内学生实践手册”,规定每个学生每学期在校内实践时间不少于24学时。校内实践的主要内容为:校内各部门网页制作、精品课建设、多媒体课件制作的技术支持,机房设备、网络设施、办公设备的管理维护,各项活动的音响、摄像的技术支持,参加校内各类专业技术比赛等等。
校外:见习、毕业实习、社会实践、社会调查、参加各类专业技术比赛、寒暑假兼工等等。专业实践及实训工作都有完善的规章制度,能及时跟踪学生的实践过程,对学生的实践工作进行有效的过程管理,而不单是目标管理。如到企事业单位实习,有指导老师跟踪学生实习的各项工作,校内实践就更是能全过程跟踪。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有力的训练,训练过程中得到及时的指导
为保障实践性教学环节,从第二学期开始,每学期要求学生参加一次社会实践活动或综合设计制作实践活动,并提交相应的文档材料:如调查报告、多媒体技术市场分析报告、多媒体广告设计方案、多媒体艺术设计作品、设计作品、动画设计作品、多媒体艺术网站、多媒体技术应用研究论文等,以培养学生的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创新意识和文字表达能力。第六学期为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阶段!要求学生到企事业单位第一线岗位参加实践锻炼和做毕业设计,所有毕业设计课题原则上要求来自企事业单位的实际项目,毕业设计必须符合用户需求,设计过程必须符合工程规范,设计文档(资料齐全,人人必须参与毕业答辩,参加优秀设计作品讲评活动。
3 注重技术应用能力,积极探索教学模式与考核方式的改革
根据办学特点,高职教育应该是培养应用型人才,这与普通高等学校不同,这决定了我们的教学方法与普通高校不同,与中等职业教育也不同。在理论教育方面,以够用实用为度,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与操作技能。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减少理论验证和公式推导内容,增加可操作性的内容;讲授的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注重课内与课外的互通,注重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导入到专业课程内容中。我们针对高等职业教育学生的特点,积极进行教研教改,结合课程特点灵活采用以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3.1 积极探索“四结合”教学模式
为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强化学生的技能训练,我们在实践中探索提出了“四结合”教学模式和方法。对技术性、应用性较强的课程,我们实行:“应用案例”和“技能训练方法”相结合;“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传统课堂”和“网络课堂“相结合;“课堂教学和“技能竞赛、作品展”相结合。
根据专业特点我们对部分对技术性、应用性较强的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在学习他人经验的基础上,引进案例式教学方法。即针对某些专业课程的典型应用,结合实例举例分析,引出解决此问题的步骤和方法,最后再进行归纳总结,引导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给学生授之以渔。
在专业的教学改革实践过程中,我们坚持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锻炼不断线,即每个学期都安排了一定的操作技能课,从课堂练习到课外实践、从简单操作到复杂操作、从课程设计到毕业设计、从命题制作到综合竞赛设计、再到举办多媒体设计制作作品展等实践活动,使理论与实际有机的结合,让每一位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发挥,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竞争意识。
“四结合”教学模式强调教学过程要从实际问题出发引出相关知识和方法,从职业制作程序入手训练操作技术和职业能力,从竞赛和实例设计着手培养综合运用知识和创新能力,通过专业网站与同行,专家和大师进行交流,使学生的经验、能力和水平得到升华。
3.2 采用基于网络的任务驱动模式进行教学
借助教学资源平台,将传统教育技术与现代教育技术有机融合,构建新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网络环境,形成了计算机辅助教学与辅助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充分发挥高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的技术特点,注重研究探索在多媒体和网络环境中新的教学和学习模式。创造多媒体和网络的学习环境,尽可能的用资源库代替教材、教参,并且由师生共同编写和创建本门课程的教材和资源库。
通过网络延伸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很多课程涉及面广,操作性强,仅靠课内较难学好全部内容。我们通过任务驱动网络教学辅助系统,将任务、资源、案例、课件、学生作品放在网上,学生在校园网内都能进行自主学习。同时网络教学辅助系统还能进行网上教学答疑,师生互评等功能,有效延伸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发挥自身的专业技术优势,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多媒体方向)必修课程100%开发制作了多媒体教学课件和100%电子教案。
3.3 以实际技能为导向,把实践能力和项目能力纳入考核范围
在考核模式方向,我们配合教学模式改革,以“强化教学过程管理,注重平时知识积累,加强实践考核力度”为原则,改革考试内容和考试方法在考核的形式上,除了采用常规的笔试外,对考核形式进行一些改革,积极探索新的考核形式,我们采取了以下几种考核形式:
课程设计+讲解答辩相结合的考核形式,如在多媒体设计与制作、Web技术与应用课程考试中,以课程设计为主,再辅以进行现场讲解设计思路。采用撰写技术方案的考核形式,如网站开发实训课程,不再考过多概念内容,给学生一份项目需求书,让他们完成网站开发的技术方案撰写,这样大大增加考试的实用性。在考核的标准上,与职业资格认证相结合;笔试与上机相结合的考核形式,如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现场操作+问答相结合的考核形式,如微机组装与维护课程,引导学生积极培养实际动手能力。
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的建设中,我们坚持技术与艺术相结合,以课程创新为重点,强调三种能力训练,在提高教学水平方面取得了一些进步。面对末的更大挑战和发展机遇,我们需要付出百倍的努力继续前进。
参考文献:
[1]吴振峰,向聂琳,刘彦姝,廖建民,章臻.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教学体系的创新研究与实践[J].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5(4).
[2]代晓蓉. 多媒体设计专业教学创新探索[J]. 中国成人教育,2005,(11).
[3]赵建保,高俊文, 李法春. 高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建设目标与改革探讨[J].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21卷第2期 2005,21(2).
[4]蒋尚文. 艺术与技术的结合――设计教育浅探[J]. 职教论坛,2005,2.
[5]李磊. 艺术设计教育应与现代科学技术相融合[J]. 郑州工业大学学报, 1999,17(1).
网站设计制作论文篇3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也以其独特的魅力影响着中国乃至全世界。近年来,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和发展,网络的社会地位逐渐凸显,校园文化网站建设也逐步趋于成熟和完善,它不仅传递着丰富多彩的视觉信息,也充分体现着独特的校园文化。本文通过阐述中国传统元素的内涵、特点和类型,以及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意义,将中国的传统元素巧妙地运用到大同大学校园文化网站的设计中,旨在彰显大同大学校园文化内涵,贯彻落实大同大学厚德、博学、慎思、笃行的校训,表现同大学子对校园精神文明的继承和发展。
关键词:
网站建设;中国传统元素;校园文化;界面设计
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传承文明与创新知识已成为当代文明的主题主线,在此环境下,高校校园文化网站应运而生、蓬勃发展,而且近年来其社会地位也不断凸显。与此同时,全球文化的交流和碰撞日益激烈,导致高校校园文化日益开放和繁杂。因此,应从多角度、多侧面、全方位的视角梳理和评价高校校园文化,并逐渐建设完善高校校园文化网站,传承校园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作为凝结华夏文明精神和彰显中华人民特质的传统文化元素,如果将其适当地取舍、借用、打乱、组织、重建并运用到校园文化网站的建设中,将会取得全新的视角效果与经验,提供一种全新的触及世人心灵的感性认知,培养中国风格的审美情趣,激发民族自豪感。其中网页版式设计对整个网站的设计构造是至关重要的,也是浏览者与网页信息间的传递载体,例如在版面设计中采用留白的方式营造空灵韵味,在现代的版式设计中有指导意义。在构建中国风的网站时,加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设计,不仅会发挥现代科技美与创新美,而且还会体现传统的韵味美,保持着新与旧、古与今、传承与发展的高度契合,能够使网页展现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厚重之感。大同大学文化校园网站的设计制作将中国传统元素融入到网站的界面设计中,以期能彰显大同大学校园文化底蕴,并且能在网页中体现大同大学的校园文化精神,体现全体师生对校园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一、校园文化网站概述
校园文化是在学校这一特定的文化氛围中,师生在从事各项课内外活动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的规章制度、组织活动和意识形态。校园文化的核心是精神文化,它包括学校领导、师生的价值观念、价值判断和取向,学校独特的文化特色、办学理念、办学目标,以及校风、教风、学风等精神风貌,以此彰显、传播和弘扬学校文化特色。伴随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已成为传递校园文化的主要载体。其中校园网站就是一个集学习、娱乐与社会活动于一体的虚拟空间,可以充分体现校园的文化、精神和特色。而高校的校园文化网站不仅体现着各个高校的文化,也集中反映了当代教师与学生的精神风貌,对于文化的丰富、交流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国传统元素概述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种类繁多,尤其是吉祥图形符号,如龙凤、麒麟、朱雀、太极、八卦、中国结、书法等传统文化元素符号,代表并彰显着中国文化神韵。中国元素,是指在中华民族的融合、演化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由中国人创造与传承的,反映中国人文精神和民俗心理具有中国特质的文化成果。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是东方文化中的独特景观和宝贵财富,它具有多样性、广泛性、丰富性的特点。包括丰富多样的有形物质文化元素和无形精神文化元素,如徽派建筑、梅兰竹菊、朱雀、书法、中国结等有形文化元素,思想意识、价值体系、道德观念、民俗等无形精神元素。在网站构建中,时刻运用着中国特征,处处体现着中国式的意境和精神,是构建中国特色校园文化网站的基础。
三、中国传统元素在文化网站中应用的意义
1.丰富网页的表现手法
中国传统元素的形式多种多样,对传统元素的挖掘和运用,能够极大地丰富网页创造的表现手法。在网页制作中,不仅要恰当地运用传统元素的表象特征,更要深层次地挖掘这些元素所具有的内涵,与传统哲学思想相呼应,共同激荡出更加出色的创意网站。
2.产生文化亲和力
中国传统元素取材于最贴近人民生活与民族情感的传统文化习俗,包涵了深厚的中华民族情感。对传统文化习俗的准确把握与运用,更能够体现国人的心理价值,使网站更具亲和力,增加受众的理解度、接受度,勾起受众对中国文化的精神联想,唤起对中国情结的共鸣,促进网站进一步传播与发展。
四、基于中国传统元素的大同大学校园文化网站的界面设计分析
在研究中,本论文主要是通过设计大同大学校园文化网站界面,结合中国传统元素体现出大同大学的校园文化底蕴。网站的设计主要分为八个部分,分别是首页、书香校园、校园风光、学子风采、校园活动、舌尖校园、关于我们和论坛,从各个方面介绍大同大学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使参观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大同大学校园文化的精神实质,贯彻落实大同大学厚德、博学、慎思、笃行的校训。其中从logo到小图标无不体现着中国味,网页以中国风色调为基准,将中国风格和校园文化巧妙融合。
1.翰墨书法演绎校园文化
汉字作为一种抽象的艺术符号,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审美趣味。在网页设计中,汉字不仅是语言信息的载体,呈现着其形的特征,还能体现其审美艺术价值。把中国书法艺术中的形、神、意进行适当的融合,并运用到网页设计中去,有助于体现网站的文化民族特色。在大同大学校园文化网站中就运用到了不少汉字书法设计,首先表现在logo的设计中。logo图整体以书法为主要元素,在设计过程中采用左图右文的手法将传统印章、龙图腾作为设计元素与楷书汉字艺术相结合。红色印章中是运用毛笔一气呵成中国风的龙图腾,线条优美,若隐若现。配以毛笔书写的楷书文字,说明网站的主要性质传播校园文化。印章与图腾的艺术形式巧妙组合,能让观者感受到浓烈的民族气息。运用毛笔书写校园文化四个字,大面积的浓墨书写文字贯穿着整个logo图,不仅突出主题,而且显得雄伟有神,运用毛笔书法软的特点能使简约的线条生成丰富的气韵之美,增强logo的视觉冲击力和表现力。不仅logo中运用汉字书法,网站中的滚图也大量使用汉字书法元素,并巧妙地与大同大学的校训相结合,运用书法形式加以表现,展现大同大学校园文化底蕴。在每一幅滚图中的黄金分割比例位置处书写厚德、博学、慎思、笃行这个同大学子熟记于心的校训,采用行书字样书写,突出我校校训的历史感和厚重感,从而体现出我校校园文化源远流长。在厚德这幅画中,整体以墨色荷花为背景,给人以空远悠扬的意境,以行书书写的厚德二字,对整个空间进行分割,对空白的切割体现书法艺术的形式美,随后以楷体小字对厚德校训加以解释,行楷两种字体交相辉映,共同呈现大同大学校园文化的历史感与厚重感。在博学这幅画中,整体背景采用从灰色到白色的渐变手法,灰阶层次的渐变达到空灵之效。行书书写的博学二字,从上及下,从左及右,涉及了文字的方向性,文字排列的方向性也会影响视觉效果,在大同大学校园文化网站中文字方向主要有平行、垂直两类,而平行、垂直的文字能给人以稳定厚重之感。同样以楷体小字对博学校训加以解释,采用古代文字的书写格式,文字方向从右及左的展现,体现了对传统文化风格的继承。在慎思这幅画中,字体圆润灵动,校训的行书字样与解释的楷体字样之间采用浓淡墨交替变化,空间中大量留白,以慎思二字对留白处进行分割,形成虚实对立之感,体现书法的韵味美。在笃行这幅画中匠心独运地使字迹融合了毛笔的意蕴,好似展示了毛笔书写的过程,别有风味。字体设计风格雅致,简洁中不乏品味。本画面中解释文字较其他几个画面较大,这里把解释文字作为填充空白的元素加以运用,不仅能够展示书法的独特魅力,而且也有补充空白之效。网站运用汉字书法让人感受到,当介绍具有历史文化特征的内容时,适当结合汉字书法,可以增加原有内容的意义与内涵。深入挖掘汉字的造型意趣和文化底蕴,并赋予它新的生命力,可以提升网页的文化韵味。
2.水墨经典阐释校园内涵
水墨画属于中国画的一种,主要以水墨的形式描绘中国的山水人情。以毛笔、纸、绢等绘画媒介,将笔的提按转折、疾徐轻重与墨的虚实强弱、干湿、浓淡相互搭配形成无穷变化,以绘画语言的形式表现中国文化特色之美。在大同大学校园网站中构图背景主要以水墨画为主。例如首页中的滚图设计以水墨山水画为背景,配以浓重笔墨书写出的圆,中间以汉字书法画龙点睛,整体营造出一种空灵之感,有浓浓的文化厚重感,与校园文化的风格交相辉映。其中,背景选择大量留白的水墨画,不仅可以方便其他元素的添加,也可以营造出空灵意境。在网页设计中更是如此,将中国式的艺术审美运用到设计中,让空白在字与图之间自由游走。中间以浓重笔墨书写出的圆,不仅可以体现中国特色,而且极具吸引力,把观者的目光第一时间聚焦在圆中间的内容上,突出主题。去除了外在复杂雕饰的墨白,传达了一种朦胧美感,也表达了一种特殊的张力,在网页中灵活运用墨白,会突出所表达的信息。在设计构思上,水墨元素的作用是平衡网页,水墨画元素作为艺术表现形式和视觉符号,它所营造的氛围,能呈现出东方人独特的感觉和心境。这幅图片画面中由水墨元素、墨竹、奇石共同组成。其中水墨元素能在水与墨、黑与白之间形成浓淡变化的色彩层次,在用水墨晕染出圆之后,在圆的缺角部分继续晕染出几条锦鲤,通篇水墨画将墨之黑作为主要色调,通过创造黑与白的气氛,将元素以一种非常单纯的方式最直接展示给观者,画面给人以广阔的想象空间,让人回味无穷。利用墨之黑色作为设计元素,既简洁有趣又能体现传统美感。不仅如此,水墨还可以与其他元素配合使用,例如以水墨图形勾勒与渲染出水墨鱼缸,锦鲤在勾勒出的墨色鱼缸中游动,营造出含蓄单纯、优美恬静的水墨意境。所以将水墨元素与其他元素配合使用是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的艺术表达方式。在设计表达上,采用水墨晕染的艺术效果,墨滴在水中舒缓地晕染开来,墨迹展现出千变万化的形态,可以想象它变换成连绵的山峦、广阔的大海、飞翔的仙鹤等,最终回归于墨迹本身的形态。从无形到有形,从有界到无疆,水墨的魅力在于它写实与写意兼具,在黑白的空灵世界中,让人仿佛置身于画中。将水墨画元素应用于网页设计中,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水墨画元素作为传播信息的重要表现手法能融合不同风格设计形式,绘画形式多样,题材广泛。网页设计的水墨元素运用能延续现代人从古代传统文化中继承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识。水墨画元素的灵活运用不仅能丰富设计作品的文化内涵,传递中国民族文化特色,还能有效地传递表达主题信息,具有极高艺术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
3.传统色彩点亮校园经典
传统色彩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统文化独特的表现形式,是中国特色不可或缺的部分。在悠久历史和传统的影响下,传统色彩不仅讲究视觉美感,而且重视色彩的象征寓意,例如在中国红色被看做是喜庆色,颜色本身鲜艳明亮,也寓示红红火火、生气勃勃;又如黄色,因其明亮,被看做是阳光和大地的颜色,寓示期望、智慧、文明。不仅如此,黄色还是中国历代帝王的专用色,象征着古代中央。在大同大学校园文化网站设计过程中,主要以中国红为基调配以中国黄加以修饰。红、黄色是中国传统吉祥的象征,红色具有强烈的感知性,是血液与生命的颜色,是国际上以中国命名的颜色,即中国红。红配黄所呈现的是一种积极、热烈的视觉效果,是喜庆、吉祥的象征。在网站中首先可以看到logo是红色印章图案,突出中国味,与之配套的导航条、小图标均采用中国红与黄色相搭配。通过对大同大学校园文化网站的设计总结出以下几点经验:首先制作网站时,要保持网站色调的一致性,整体性是网站和谐的前提,每个网页、每个区域对色彩的运用,必须把握色调的整体性和连贯性。就像大同大学文化网站制作中整体采用中国红为主色调,不论是logo、导航、图标基本采用红色,强调整体协调性。其次,根据传统色彩的特点,灵活运用,把经典的色彩感觉引入到网站中,例如在网站中引入中国红、中国黄,主要目的在于营造具有中国传统韵味的色彩情调。再次,对中国传统色彩进行适当的加工处理,例如打破常规的色彩组合方式,这样可以搭配新的视觉效果。把徽派建筑、晕染的墨滴与红旗相组合,对以墨色为主的冷色调创新搭配鲜亮的中国红,两种颜色形成对比,刺激观者视觉,给人印象深刻。最后,在网站制作中注重现代风格色彩与中国传统色彩的融合,使二者既相互结合又相互区别,体现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时代感。在大同大学校园文化网站中以传统色彩(中国红、中国黄)为主色调,辅助色选用现代色彩,如有青草绿、宝石蓝、浅杏黄等,使网站既具有历史感又具有时代感。
4.古典图形彰显校园意蕴
中国传统图形具有中国独特民族艺术风格,经过历代传承经久不衰,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式丰富多样,既包含了具有审美价值的文字、绘画,还包含了具有实用价值的印章等。中国传统图形不仅是欣赏审美的体现,更是哲理与深刻寓意的化身,这些图形的作用甚至超越了文字符号,形成了具有深层民族精神的象征意义。在大同大学校园文化网站中运用到的传统元素有荷花、梅花、墨竹、奇石、徽派建筑、红旗、锦鲤、笔墨、书籍等。其中,荷花代表圣洁,是佛教净洁的象征,荷花出尘离染,清洁无瑕,古代名人墨客都以荷花象征自己洁身自好的高尚品质,荷花在此网站中,彰显校园文化高洁之意,突出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者的高尚品质。梅常常常被看做传春报喜的吉祥象征,梅花也是岁寒三友之一,梅以其凌寒独开的傲雪精神和不与百花争春的高洁之美,被人们所喜爱,象征高洁、坚强,而笔墨、书籍也是中国传统元素的象征,并且体现着网站的主题推广校园文化。竹,是君子的化身,彰显气节,乃四君子之一,代表着坚持、正直、清高,在此运用说明同大学子拥有竹一般的气节。奇石,也作为传统文化的象征之一,尤以玉石为代表,古代文人骚客以玉指代自己高尚的品格,而且玉不离身。徽派建筑以粉墙黛瓦为表现特征,以砖雕、木雕为装饰特色,成为体现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五星红旗是中国的国旗,国旗上的五星象征中国全体人民对党的拥护爱戴,是中国在世界的标志和象征,彰显我校一直坚持和拥护我党的正确领导,此处体现着我校不断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大同大学校园文化网站所运用到的传统元素均与传统文化密切联系,荷花、梅花、墨竹、奇石、徽派建筑、红旗、锦鲤、笔墨、书籍,它们不仅说明网站的性质传承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厚重感,而且说明同大学子拥有像荷花、梅花般高尚的品格探求真理,不畏严寒。所以在网站中运用传统图形、图案时,要选择与网站主题相贴近的传统元素,不仅如此,更要深度挖掘传统图形深层意蕴,做到形与意、神与态的高度融合,才能更好地展现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国传统图形为现代网站设计制作提供了血液和灵魂,将其放置于现代网站设计中发挥出无限的正能量。
5.哲学思想弘扬校园精神
适应性和包容性是中国哲学思想的显著特点。中国传统元素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艺术与文化精髓的代表,是因为中国传统元素与中国文化、中国哲学思想相存相依,与华夏民族传统人格一脉相承。中国文化的精神核心是天人合一,这种强调整体和谐的哲学,与网站设计的理念也是一致的,网站设计也是要达到整体的和谐,中国哲学主张世界是多样化的统一,认为以宽广的胸怀、有容乃大的气概,兼收并蓄,使世界达到和的理想境界,传统汉字书法艺术与传统图形的最终理想境界都是和谐,但这种协调与均衡并不是简单的线条处理分割,更不是一板一眼的类似数字化的均衡排序,而是通过对各种艺术设计表现手段的运用,达到一种整体上的制衡,即中与和的平衡。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儒道释并存,而中国元素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儒家主张积极入世,讲求中庸之道,表现在网站设计上则是整齐、浑厚、中和的风格;道家主张法贵天真,崇尚自然,渗透到网站设计制作中,体现了黑白、虚实、浓淡、刚柔等艺术特点。佛教文化主张讲求禅机、心悟,在网站设计中的留白,在空白处留下无限遐想空间,从有界到无疆。儒、道、释三家哲学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中国传统元素是它们有机的结合,也正是这种巨大的影响使它们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与精髓。
五、结论
通过制作研究中国风校园文化网站,不仅可以发展中国特色,而且可以传承校园文化。让浓厚独特的校园文化以中国特色的形式表现出来,更具中国味,更贴近学生心理。中国文化有着独特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底蕴,有自己的价值观和习惯,因此在网站设计过程中不仅要体现现代化的特点,更要注重对民族性的发掘,设计出具有国际性、实用性、民族性、文化性的网站。但是,本网站的设计还是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应拓展传统元素的素材范围、应设计传统元素的动态效果之美等等。因此还需在后期的制作中不断完善和改进。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文集]中曾说过,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制作现代文化网站时,对传统元素加以适当的改造提炼,能使网站更显历史厚重感,然后再结合现代的技术手段和审美情趣去发掘传统的精华,找到与时代的契合点,古今互补才能形成中国特有的设计风格。
作者:杜佳慧 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周伟.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网络平台的研究与实现[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0.
[2]陶亮.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特点及运用[J].文艺研究,2012(8):9-25.
[3]高桂清.浅谈中国传统元素在网页设计中的运用[M].大众文艺,2010(24):18-33.
[4]梁景红.网站设计与网页配色实例精讲[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123-145.
[5]郑忘平.网页设计中的色彩运用及研究[D].西安:西北师范大学,2012.
[6]荆婧.试论中国元素在世界电影中的呈现[D].重庆:重庆大学,2011.
[7]刘德宇.高校校园文化发展论[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9:134-156.
[8]许海.中国传统水墨画在网页设计中的应用[J].艺海,2008(6):08-16.
版权声明:本文为一世相伴论文网(www.14380.com)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上一篇:电大论文范文(精选3篇)
- 下一篇:国际金融论文范文(精选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