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材料室内设计论文范文(精选3篇)

一世相伴论文网 2023-08-31 11:11

装饰材料室内设计论文范文篇1

[论文摘要]装饰材料是室内设计方案得以实现的物质基础,只有充分的了解或掌握装饰材料的性能;按照使用环境条件合理地选择了所需材料;充分发挥每一种材料的长处,做到材尽其能、物尽其用,才能满足现代室内设计的各项要求。

室内设计是依据一定的设计方法对室内空间环境进行美化的活动,它可以反映空间的时代特征、民族气质、城市地域风貌。室内设计特性的体现很大程度上受到装饰材料的制约,尤其是受到装饰材料的光泽、质地、质感、图案、花纹等装饰特性的影响。各种变幻莫测、主体感极强的新型材料能够创造出同一种空间的不同的心理感觉。因此,装饰材料是室内设计方案得以实现的物质基础,只有充分的了解或掌握装饰材料的性能;按照使用环境条件合理地选择了所需材料;充分发挥每一种材料的长处,做到材尽其能、物尽其用;才能满足环境艺术设计的各项要求。

根据材料使用的部位不同,所用材料的功能也不尽一致,概括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室内空间的墙面装饰是通过装饰材料的质感、线条、色彩来表现的。质感是指材料质地的感觉,重要的是要了解材料在使用后人们对它的主观感受。一般装饰材料要经过适当的选择和加工后,才能满足人们视觉美感要求。但是我们也要发挥天然材料的优势,创造出纯天然的装饰美感。(2)建筑物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受到日晒、雨淋风吹、冰冻等作用,也经常会受到腐蚀性气体和微生物的侵蚀,使其出现粉化、裂缝甚至脱落等现象,影响到建筑物的耐久性。选用适当的建筑装饰材料对建筑物表面进行装饰,不仅能对建筑物起到良好的装饰作用,而且能有效地提高建筑物的耐久性,降低维修费用。(3)装饰材料除了具有装饰功能和保护功能外,还有改善室内环境使用条件的功能。如内墙和顶棚使用的石膏装饰板,能起到调节室内空气的相对温度,起到改善使用环境的作用;木地板、地毯等能起到保温、隔声、隔热的作用,使人感到温暖舒适,改善了室内的生活环境。

人们进行室内设计的目的就是要造就和改变环境,这种环境应该是自然环境与人造环境的高度和谐与统一。作为室内设计师,应对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用途有所认识,才能在工作中正确地选择和使用材料。然而材料的品种很多,性能和特点各异用途亦不尽相同因此在选择材料时需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要考虑所装饰建筑及室内空间的类型和档次。住宅是人们生活的主要场所。除了工作时间以外,人的大部分时间是在住宅里度过的。因此,住宅的室内装饰应围绕着为人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而进行。办公室、教室、图书馆、高级宾馆和大型商场等其他建筑,所选择材料的档次应有所不同。花岗石镜面板材耐磨,装饰效果好,适合用于高级宾馆中人流较多的公共部分,如大厅、走廊、楼梯等;而一般住宅的客厅,则较适合铺设陶瓷地砖。木质地板舒适、保温,在卧室、起居室铺设比较合适;塑料地板耐磨、有弹性,适合用于办公室;化纤地毯、混纺地毯防滑、消音、价格较高,适合用于宾馆;纯毛手工编织地毯高雅、豪华,装饰效果极好,但是价格昂贵,只适合用于少数部级宾馆和会议中心等场所。

其次,要考虑装饰材料的质感、线型、色彩对装饰效果的影响。材料的质感能在人的心理上产生反应引起联想。一般说来,材料的这种心理诱发作用是非常明显和强烈的。例如,光滑、细腻的材料,富有优美、雅致的感情基调,当然也会给人以一种冷漠、傲然的心理感觉;

金属能使人产生坚硬、沉重、寒冷的感觉;皮毛、丝织品会使人想到柔软、轻盈和温暖;石材可使人感到稳重坚实和富有力度;而未加修饰的混凝土表面则容易使人产生粗野、草率的印象。因此,在选择装饰材料时,必须正确把握材料的性格特征,使之与所装饰的空间特点相吻合,从而赋予材料以生命。

材料的尺度、线型、纹理,对装饰效果也会产生影响。就尺度而言,材料的大小尺寸应适中,符合一定比例。例如,大理石及彩色水磨石板材用于厅堂,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但是如果用于居室,则由于尺度太大,会失去其魅力。就纹理而言,要充分利用材料本身固有天然纹样,图样及底色等的装饰效果,或利用人工仿制天然材料的各种纹路与图样,以求在装饰中获得或朴素或淡雅、或高贵、或凝重的各种装饰气氛。就线型而言,在某种程度上应将其视作建筑装饰整体质感的一部分。例如,用铝合金压型装饰板装饰外墙面,可以获得具有凹凸线型的效果。

外墙装饰材料的色彩,应根据建筑物的规模、功能及其所处的环境进行综合考虑。建筑物内部色彩应力求合理使用,以期在生理和心理上均能产生良好的效果。红、橙、黄色能使人看了联想到太阳、火焰而感觉温暖,故称为“暖色”;绿蓝、紫罗兰色使人看了会联想到大海、蓝天、森林而感到凉爽故称为“冷色”。暖色调使人感到热烈、兴奋、温暖;冷色调则使人感到宁静、幽雅、清凉。因此在具体选用时,要考虑到材料的质感、线型、色彩等对装饰效果的影响。

再次,要考虑装饰部位的使用环境和使用功能。普通石膏板吊顶在潮湿的环境下使用,其挠度将增加,会影响顶棚的美观和安全,因而应改用防潮型石膏板同时应选用规格较小的。浴室、厨房的水汽油烟较大,其墙面可选用表面光滑的内墙釉面砖贴面,以便清洗。塑料壁纸是广泛用于室内墙面的装饰材料,但因不透气,较少用于住宅的内墙面。居室墙面选择用织物制作的壁纸比较合适。南方住宅的客厅常用陶瓷地砖铺设,清洁、美观、凉爽;北方寒冷地区宜选用有一定隔热保温性能的木地板较为合适。在有水的地面还应考虑防滑,如卫生间浴室的地面,最好选用防滑的陶瓷锦砖。在人流集中的商店、候车厅的地面,应选择耐磨性能好的彩色水磨石和陶瓷地砖或花岗石贴面。

由此可见,在选择装饰材料时,需要根据建筑的类型、档次和使用部位的具体要求,来巧妙合理地运用材料的质感、线型和色彩,以便使建筑装饰满足一定的功能,适应一定的环境,发挥出最佳的装饰效果。

参考文献:

[1]田原,杨冬丹.装饰材料设计与应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4.

[2]曹文达.建筑装饰材料.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1.

装饰材料室内设计论文范文篇2

1藤装饰材料的色彩美

装饰材料的第一视觉语言便是色彩给予的,作为材料的表现载体,色彩在室内设计中起到传递环境格调、烘托气氛的重要作用。此外,色彩也是影响人们生理与心理变化的直接因素,通过色彩的不同选择与搭配可产生不同的视觉感受。在藤材中天然藤皮的颜色大多呈暖色调,如乳白色、浅黄色和黄褐色等,带给人以温暖、亲切的心理感受,同时由于其天然的色彩形式符合原生态自然观,应用于室内中可营造舒适、温馨、柔和的空间感觉。藤芯为原藤去藤皮后的形态部分,一般呈圆形,其色彩以浅白色、浅黄色为主,给人以清新、亮丽的视觉感受。藤材也可通过染色技术的处理得到与室内装饰相匹配的色彩,也可以选用一种色彩进行色彩感官的强调,以此来彰显个性,突出室内环境的艺术格调。

2藤装饰材料的肌理美

肌理是指材料外在表面纹理和肌体形态,它是材料物质的几何细部特征,属材料自然属性的范畴。材料的肌理分为视觉肌理和触觉肌理,装饰材料的肌理美一般来源于材料内部的结构构造,表现出巧夺天工的自然之作,其纹理自然、变化丰富。除自然形成的肌理形态外经过工艺处理如打磨抛光、喷绘、编织、图案排列等所形成的新表面形式称二次肌理,它属于材料的再次创作与美的合成,装饰效果较为强烈。藤材肌理中藤皮纹理相对平滑,有细微的纹道,最大特点在于凸起的节子部分,节子的存在带给藤材古朴自然的视觉感受,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装饰与意境美。由于藤材形态呈线型样式,使得藤材相互间的组合具有形式美的韵味。将带有藤节的藤材交错放置进行墙面的平铺,可利用这种节间肌理增加线性装饰,并运用面的构成结合线条的穿插形成画面感,给人以明快直爽的心理作用。藤材中的藤蔑部分通过球状缠绕也可形成肌理艺术,自然感突出。藤材的肌理还突出表现在编织所形成的纹样与图案方面,利用藤材的弯曲韧性进行藤条的编织处理可营造出丰富的肌理形式。如今的藤编图案类型大致分为几何图案、文字图案、动植物图案以及不规则和对称图案,图案纹样常见的有单经单纬箩筐纹、单经双纬箩筐纹、双经单纬箩筐纹和双经双纬箩筐纹等。

3藤装饰材料的质地美

材料的质地通过本身所具有的物理属性展示出来,是材料固有的一种品格。装饰材料的质地形式分自然与人工两类,自然质地是材料构成的原有物面形式,而人工质地则是通过对材料表面进行技术与艺术的加工后所形成的新质地。藤装饰材料的不同表面形态体现出不同的质地感觉。藤表面呈现出相对光滑与粗糙这两种自然形态。粗糙质感的藤面显得粗犷有力;光滑即细质感则体现出细腻、柔美,均反映了原生态的自然之美。利用藤质地的表现力可以更好地应用到室内设计中,给人以贴近自然的纯朴气息。相反,藤芯的质地感区别于藤皮,表面材质较为松软、色调淡雅,表现出材质的均匀、轻巧。此外,藤材中的藤条部分也可通过表面的涂饰和打磨改变质地感,不仅使得藤表面光洁亮丽,同时也起到保护藤表面固有色彩的作用,带给人们光滑细腻的材质感受。

4藤材美感在室内界面的应用

藤装饰材料由于其材性特点一般多适用于非承重的装饰界面,如墙面、棚面、隔断等方面作为外立面的装饰或功能之用。利用其原有材料的生态美感、弯曲、编织艺术特性,结合形式美法则用于室内界面装饰,对于营造室内装饰环境、还原生态自然美感起着重要的美学意义。

4.1藤材墙面装饰在室内装饰围合界面中,墙面的装饰作用最为显著,也是装饰体量较大的空间形态之一。电视背景墙、空间特定区域划分、功能展示等均离不开墙面装饰效果的引导和营造,藤装饰材料的点、线、面合理运用既发挥了藤材各形态艺术表现力,又遵循了形式美中节奏与韵律、对比与统一的设计原则。藤材中的点状应用体现在藤条横断面方向的圆形形态,将不同直径大小的圆状藤片进行墙面的排列铺装,不但质轻环保而且具有较好的装饰艺术效果。线状应用是藤材原有形态的直接演绎,根据装饰需要可进行多种表现样式的搭配与设计。带有藤皮的藤条、打磨后的藤芯以及剖分成弧形截面的藤茎都可以成为线型设计良好的装饰材料,将藤条按墙面功能区域的需要进行不同方向各异的排列,也可改变长短粗细并根据藤条的质地搭配穿插,突出藤材自然生态的天然美感和形式美运用的技术美感,达到物尽其用的装饰效果。此外,巧妙运用藤材弯曲的线状形式进行图形样式的构成设计,可以发挥藤材的造型塑造能力,增加线形表现的趣味性,使藤材料的艺术美价值利用达到最大化。由点、线的组合搭配可构成面的整体形态,例如运用编织方式相互拼合,使单独的点与线成为面状图案,再利用编织幅面的平面铺装进行墙体的装饰设计。

4.2藤材隔断装饰室内隔断的特点以分割室内空间、遮挡视线为主,同时也具有提升室内意境,增加空间层次和深度,使空间既分又合,且相互连通的作用。隔断常见类型分为封闭式和镂空式两种,相比现代隔断装饰材料,如玻璃隔断、铁艺隔断、塑料隔断等,藤材隔断的生物质特征较为显著,且加工工艺简单,具有易操作性,藤条弯曲图案灵活多变,颇具艺术美感。制作隔断的藤条采用原藤或藤芯经加热蒸煮后进行弯曲造型处理,通过藤材自身的弯曲形态特点便可完成藤构件的制作,不仅省去了镂空部分的工艺调整,而且还充分利用了藤材的生物质特性,并在藤构件的连接处采用钉接合形式,体现出藤装饰材料的生态环保化。藤材隔断的图案选材广泛,只要能够表现藤材弯曲之美的造型样式都可以运用在室内隔断的设计中,例如具象的动植物、抽象的几何图案等。此外,藤材隔断的图案元素与式样还应考虑到室内的整体格调,使藤装饰隔断融合到空间环境中。

5结语

本文阐述了藤材色彩、肌理及质地特性对室内装饰设计的影响,同时分别探讨了藤装饰材料的点、线、面设计对室内装饰界面产生的美感效果,并具体体现在墙面装饰及藤材隔断的室内应用中。作为生物质绿色材料,藤材所具有的独特艺术效果具备了满足室内环境的装饰需要,只有通过对藤装饰材料的美感进行深度挖掘,才会发现藤材本身蕴藏的生态与美学价值,才能更好地引领我们从藤装饰材料的美感出发去指导设计、影响设计。

装饰材料室内设计论文范文篇3

(一)装饰材料的视觉特征

室内设计中所有的感觉都是通过装饰材料来传播的,而室内设计中的色彩是给人们的第一印象,是人们对整个空间的最直观感受。不同颜色可以反馈出不同的情感特征。从艺术特征来讲,装饰材料的色彩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物理特征和心理特征。比如,黑色给人以神秘感具有想象特征,白色给人一种纯净和视觉的扩张感,黄色给人一种柔和感,红色让人充满激情,生活充满能量。这些装饰材料特有的特征赋予了空间生命力,色彩的搭配可以说对整个室内的影响作用是很重要的,在色彩的使用上要注重这个空间的具体结构,同时也要把握整个室内的装饰风格来进行色彩搭配,以充分实现渲染空间气氛和情感内涵的特点。

(二)装饰材料的触觉特征

装饰材料根据材料本身所表现的结构和组织特征,是材料本身的自然属性,这种属性就是我们通常在材料选择上对材料的触感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质感。这种给人们表现出的质感感受可以引发人们不同的触觉感受。主要表现有粗糙或者光滑,透明度,这种视觉结果同人们的触觉感受是相联系的,给人们一种真实感。在一定程度上传达了一种艺术特征,这也是装饰材料重要的艺术特征。例如毛绒给人舒适感、皮质表现大气典雅、木材表现的事亲切和安全等等。

(三)装饰材料的肌理特征

装饰材料的肌理特征就是物体表面所表现的一切现象。这种材料在室内设计应用的时候可以给整个室内环境营造一种特定的表面艺术品位。由此可见装饰材料的肌理特征是进行室内设计的重要表现形式。肌理特征和人的视觉表现是分不开的,人们对环境的细节感受都是来源于材料的肌理特征。这种肌理特征大致分为两种人为创造的肌理和自然形成的物质肌理。这些肌理特征赋予了室内空间一种节奏的美感,同样为室内的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视觉材料。

(四)装饰材料的规格特征

装饰材料都是以自身或者特定情况相爱经过设计或者雕琢的形态出现的,这种形态被统称为材料的规格。这些规格具有大小之分,而在室内设计中对规格的运用也是表现规格特征的重要表现。在进行材料设计的时候要充分考虑整个空间和材料本身的尺寸进行设计的,这样才能更好地表现整个空间的协调感,充分体现不同材料表现的艺术风格,这种规格在一定程度上增添了空间在形式上的美感。

二、装饰材料艺术特征在室内设计中创新

在进行室内设计的时候要针对装饰材料所表现的艺术特征进行不断地创新,充分体现整个空间的艺术形态,空间感觉。利用更新和创造为室内增添魅力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和审美需求。

(一)在装饰材料的色彩上进行创新

在进行室内设计上要对色彩进行大胆的尝试,色彩的尝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人们生活的疲劳,使人们生活充满激情。采用创新设计的原理,利用更新创造改变的法则使装饰材料遵循设计的要求,打破常规使用方法,为室内空间注入无限的趣味与魅力,满足个性化的审美需求。

(二)在装饰材料的形状组合上进行创新

运用材料所表现出的固有的肌理特征,在室内设计中对图形组合进行创新和探索,可以营造出材料的图形艺术,可以通过夸张对比的组合方式体现图形的结构特定变化,形成新的结构组合。打破图形固有的形状进行全新的组合可以打破材料本身固有的形状特征,给人以全新的视觉再造感受。利用装饰材料不同肌理形成的表面进行图形变化,针对需要的比例进行大小的变化可以改变呆板的艺术形状,在一定程度上赋予了空间活力,同时一定的形状可以给人强烈的线条感和运动感。

(三)装饰材料的质感转换创新设计

装饰材料固有的质感特征给人一种真实的触觉感受。在室内设计上需要把握其固有的质感特征进行创新设计,可以突破事物的固有质感特征从本质上进行反差性的干煸,这样可以打破常规的视觉框架,构造出全新的质感,从根本上激发出固有的审美价值。质感上的变化可以有力的提升材料的艺术表现力,还可以从改变材料本身属性的角度进行实践创新,赋予材料一定的感情,在视觉上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竹子我们可以改变常规的固有属性。利用塑料或者金属进行创新制造,在保留原有的形态和色彩特征基础上,改变质感和属性。这种创新后不但给人一种时尚感,在一定程度上给人一种视觉冲击,使人们在艺术欣赏上产生了一定的张力。

(四)废旧材料的再生利用与创新设计

在进行室内材料创新上,人们往往会忽略原有的旧的材料,而往往这些材料是创新灵感的来源。旧的材料带有时间的痕迹,可以体现出另外一种感觉。对废旧材料的创新和改造,可以给旧的材料一种新的生命。如对收纳筐进行创新,可以将这种柳条的材质设计成台灯或者装饰花瓶等等,同一材料在空间上进行再造可以体现出不同的利用价值,也会赋予该材料一个不同的意义。如交换空间节目中对废旧材料的改造,就是对废旧材料最好的处理方式,不仅一定程度上降低资源和金钱方面的浪费,同时给空间一种改头换面的感觉。由此可见,废旧材料的再造创新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体现出再造人的情感思想,同时也体现了材料的空间趣味特征。这种废旧材料创新再造是当前室内设计中广为应用的创新方法,值得大家广泛应用。

三、结束语

由此可见,充分掌握装饰材料所固有的艺术特征,才能更好地运用于室内设计中。但是随着人们对艺术和精神世界享受的强大要求,需要设计者们根据室内设计需求特征进行大胆的装饰材料创新再造,以此来满足人们的身心享受。只有不断地对室内设计材料进行创新,才能更有利于设计事业的发展。只有充分掌握艺术特征及其材料的表现手法并加以创新才能更好地体现出材料的艺术特征,才能设计出更加舒适,别具特色的空间。

版权声明:本文为一世相伴论文网(www.14380.com)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