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毕业论文篇1
(一)学位论文内容安排先後次序
1.封面
2.前序部份
(1)口试委员与系主任签字证书...(以罗马数字小写
在每页下置中部位编码)
(2)授权书………………………(同上)
(3)中文摘要……………………(同上)
(4)英文摘要……………………(同上)
(5)谢志(词)……………………(同上)
(6)目次………………………(同上)
(7)表次………………………(同上)
(8)图次………………………(同上)
3.本文部份
(1)第一章绪论...........(以阿拉伯数字小写在
每页右上角部位编码)
(2)第二章相关文献探讨……….(同上)
(3)第三章方法………………(同上)
(4)第四章结果...……………..(同上)
(5)第五章讨论与结论.………....(同上)
(6)引用文献............…………….....(同上)
4.後篇部份
(1)附录...…………..............(同上)
(2)个人小传...………..............(同上)
(二)学位论文内容说明与书写要点
本系学位论文一律以横写(由左而右)方式,以中文
撰写,纸面大小以A4(21cm×29.5cm)为标准.
1.封面(见附录一)
(1)最上面一行是:国立台湾师范大学体育学系;
第二行是:硕/博士学位论文;两行均以中央
定位.
(2)题目在封面之横中线上方约五公分处开始书
写,以中央定位,题目字体是在封面上最大的.
(3)研究生姓名先写,不加「撰字,指导教授姓
名在研究生之下,一律不加博士,教授等称呼.
(4)完成年月写在封面下方,均以国字书写,最下面
一行是「中华民国台北市.
(5)除题目有特殊需要外,封面一律不使用外文.
2.前序部份
(1)中文摘要:
a.须有题目(在最上面),完成年月(在左上
方),研究生,指导教授姓名(在右上方)等
资讯.
b.内容应简明的写出研究的问题,受试者,研
究方法,有意义的结果,和结论,资料的比
较或表达应附上数据.
c.论文摘要的长度以不超过一页(包括题目,
姓名,年月等资讯)为原则.
d.不得将结果当成结论来写.
e.摘要底部应有关键词(keywords),以不超过
五个为限.
(2)英文摘要:
书写要点与中文摘要完全相同,目的是让不懂中
文的外国学者阅读的,在写作时必须用点心思,以
能达意为原则.
(3)谢志(词):此部份可有可无,由研究生决定,
但以一页为限.
(4)目次:将每一章,节名称和其所在之页码列出.
(5)表次:将每一表之名称和其所在之页码列出.
(6)图次:将每一图之名称和其所在之页码列出.
3.本文部份
25
mm
#(页码)
25mm
25mm
25
mm
本文规格(A4纸张)
论文本文之书写格式,请参照台湾师大学报之
「撰稿原则(见附录二),及参阅较详细的「参考文献
标注格式(见附录三).唯一不同之处是学位论文必
须增加「相关文献探讨一章.以下之章节说明是针
对教育和自然科学之论文安排,而文学,艺术和人文
科学之论文可考虑将方法,结果和讨论合并成「本文
一章来撰写.本文中文献引用的方式以作者(年代)
之方式书写,例:Lin(1990)曾发现....如作者是
两位时,此二位作者都得写出,如果是三位或更多作
者时,可以「等人文字书写,例:Lin等人(1991).
第一章绪论
本章包括问题背景,研究问题,研究目的,
研究假设,研究范围,研究限制,名词操作性定
义和研究的重要性等.
第二章相关文献探讨
从与本研究有密切相关之文献中,找出未
知,缺失,矛盾,争议之处,旨在导出研究的
问题和研究的必要性.
第三章方法
本章包括受试者,实验设计,步骤,材料方
法,资料处理等之描述.本章书写之重要原则
是:让同行的读者在必要时能复制本研究.
第四章结果
以文字,图,表等展示出「有意义的结
果,避免将无重要意义的图表放在此章.
第五章讨论与结论
将观察到的结果跟理论架构和文献作比较,
解析,推论,整合等,而导出有意义的结论,也
就是将结果经过讨论後引出结论.结论仅为本章
之一节,如对将来类似之研究有所建议者,亦可在
此列出.
4.引用文献
原则上以美国心理学会(APA)的格式为准:
(1)中文部份:依作者姓氏笔画由少到多排列.
每一文献前不编号码.
(2)英文部份:依作者姓氏之字母由A至Z排列.
每一文献前不编号码.
(3)仅列出在本文中引用过之文献,本文中没引用
者,不应列出.
(4)同一文献之打字是singlespace,而文献与
文献间是doublespace.
(5)同一文献第二行开始之文字应保留两个中文的
空间.(即第二行开始右凹两个中文字空间)
(6)期刊杂志名称都得打出全名,不得用缩写字体.
(7)书写方式请参阅附录三.
5.後篇部份
(1)附录
附录可包括少有的文件,文献和非正式的证
物等,可以附录一,附录二的方式排列,例如:
附录一,受试者须知与同意书,附录二,问卷原
稿等.
(2)个人小传
列出作者姓名,出生年月日,出生地,主要
学历,重要工作经历和特殊成就等.文字尽量精
简,以不超过一页为原则.
附录一论文封面格式范例
}留3.5cm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体育学系
硕/博士学位论文
题目
(中线)
研究生:OOO
指导教授:OOO
中华民国九十年月
中华民国台北市
}留3.5cm
附录二,本文书写格式撰稿原则
一.标点符号
请用新式标点符号.「(引号)用於平常引号,第
三级引号;『(双引号)用於第二级引号(即引号内之
引号);[]用於书名,如[资治通鉴];用於论文
及篇名,如;〔〕用於词牌及曲牌,如〔念奴娇〕;用於词名
及曲名,如赤壁怀古.唯在正文中,古籍书名与篇名连用
时,可省略篇名符号,如[淮南子.天文篇].
二.子目,分段,引文
(一)篇内各节,如子目繁多,请依各级子目次序标明.
(二)每段第一行第一字前空两格.文中段落号码标写方
式为:
一,
(一)
1.
(1)
(三)直引原文时,短文可迳入正文,外加引号.
(四)如所引原文较长,可另行抄录,每行之第一字均空
三格.
附录三
参考文献标注格式
(原则采用APA格式)
一,文中引注格式
本节「引用一词系指「参考(reference),作者,年代之
後不必加注页码(参见下文说明).倘系直接引用(quotation)
则直接引用部份需加引号(40字以内时),或全段缩入两格
(40字以上时),并在作者,年代之後加注页码,如:(艾伟,
民44,页3),或(Watson,1918,p.44)
(一)中文资料引用方法:
1.引用论文时
(1)根据艾伟(民44)的研究...
(2)根据以往中国学者(艾伟,民44)的研究...
2.引用专书时
(1)艾伟(民36)曾指出...
(2)有的学者认为(艾伟,民36)认为...
3.如同一作者在同有两本书或两篇文章出版时,请在年
代後用a,b,c等符号标明,例如:(艾伟,民44),
或(Watson,1918a),文末参考文献写法亦同.
(二)英文资料引用方式:
1.引用论文时
(1)根据Watson(1913)的研究....
根据以往学者(Thorndike,1949;Watson,1932)
的研究...
2.引用专书时
(1)Watson(1925)曾指出...
(2)有的学者(Watson,1925)认为...
文末列注格式:
如中英文资料都有,中文在前,英文(或其他外文)在
後.
中文资料之排列以著者姓氏笔划为序,英文则按姓氏之字母先後为准.
(三)无论中外文资料,必须包括以下各项:
1.著者
2.专题全名(或书名)
3.期刊名称及卷,期数
4.出版年度
5.页码
请在中文书名,中文期刊论文名称与卷数下面画一横实底
线.请参阅(九)实例1.(1),2.(2)和3.(1).
外文书名与论文名称,其全名之第一字母须大写外,其馀
皆小写.请参阅(九)实例1.(2),和2.(2).
请在外文书名下画一横底线,或排印成斜体字.请参阅
(九)实例1.(2)和2.(2).
外文期刊须写全名,重要字母均须大写,并请在期刊名称
及卷数下,画一横实底线或排印成斜体字.请参阅(九)实
例3.(2)和(3).
关於编辑及翻译的书籍之列注体例,请参考(九)实例4.5.
6..
(九)实例:
1.书籍的作者仅一人时:
(1)苏芗雨.(民49).心理学新论.台北:大中国.
Guilford,J.P.(1967).Thenatureofhuman
intelligence.NewYork:McGraw-Hill.
2.书籍的作者为二人或二人以上时:
杨国枢.(民67).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法.台北
市:东华书局.
Mussen,P.H.,Conger,J.J.,&Kagan,J.(1974).
Childdevelopmentandpersonality.NewYork:
Harper&Row.
3.期刊论文:
苏建文.(民67).亲子间态度一致性与青年生活
适应.师大教育心理学报,11期,25-35.
Watson,J.B.(1913).Psychologyasthebehaviorist
viewsit.PsychologicalReview,(20),158-177.
(1)林清江.(民70).比较教育.台北市:五南图书.
S.Letheridge,&C.R.Cannon,(Eds.).(1980).
Bilingualeducation:TeachingEnglishasa
secondlanguage.NewYork:Praeger.
黄光雄.(民81).英国国定课程评析.载於国立台
湾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所主编,教育研究所集
刊34期,(页181-201).台北市:编者.
Kahn,J.V.(1984).Cognitivetrainingandits
relationshiptothelanguageofprofoundly
retartedchildren.InJ.M.Berg(Ed.),
Perspectivesandprogressinmentalretardation
(pp.211-219).Baltimore,MD:UniversityPark.
6.翻译的书籍:
黄光雄.(民78).教育评鉴的模式(D.L.Stufflebeam
和A.J.Shinkfield原著,1985年出版).台北
市:师大书苑.
Habermas,J.(1984).Thetheoryofcommunicative
action(T.McCarthy,Trans.).Boston:Beacon
Press.(Originalworkpublishedin1981).
体育学系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
学位毕业论文篇2
1开发现代远程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实现论文平台指导与管理,同时辅以远程集中视频答疑与线下指导形式进行指导为实施网上课程教学与毕业论文教学,学校开发了现代远程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其中论文指导平台主界面如图3所示。通过该平台实现论文写作环节的控制、论文辅导资料的上传、论文任务书的发送、教学信息的传递、论文的答疑与批阅、指导教师指导行为的监控等。为了集中解决学生在论文终稿阶段遇到的问题,学校在论文终稿环节利用网梯实时多媒体交互系统实施远程集中视频答疑,答疑效果良好,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此外,指导教师也经常采用电话、QQ、见面等线下指导形式对学生进行论文指导。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利用论文平台对教师指导行为进行监控与考核高质量的师资是提高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学校自开展现代远程教育以来,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逐渐建立了一支知识结构合理、业务水平较高、实践能力较强的师资队伍。目前,学校现代远程教育的论文指导教师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学校及有条件的学习中心聘用的学术水平高、工程实践能力强、教学效果好、责任心强的教授、副教授及其相应的教学团队;二是学校引进的985高校硕士及以上学历的远程教育专职教师。对于没有工程背景工作经历的远程教育专职教师来说,缺少的正是工程实践的经验[6]。为此,学校搭建起远程教育专职教师工程实践平台,每年定期安排远程教育专职教师深入生产第一线实践实习,有效地提高了远程教育专职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为了增强指导教师的责任心与责任感,提高毕业论文的教学支持服务水平,学校建立了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监督与考核制度,即首先由学校制定出毕业论文指导准则,比如学生留言必须在24小时之内回复,学生稿件必须在3天内批阅完毕,学生稿件批阅意见或评语必须达到一定要求等;之后学校根据毕业论文指导准则在论文指导平台对教师指导行为进行监督与考核,考核包括周考核、月考核及学期考核;最后学校根据考核结果给予指导教师相应的奖励或处罚,对不称职的教师坚决取消其指导教师资格。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监督与考核制度的建立,有效地促进了学校毕业论文教学支持服务水平的提高。
3创建“毕业论文模板”指导模式,同时支持学生自主选题为了解决绝大部分学生在毕业论文环节不知道做什么以及怎么做的问题,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学校结合学生基础与需求,创建“毕业论文模板”指导模式。所谓“毕业论文模板”指导模式,即首先由实践经验丰富的学校各专业教授、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以及远程教育专职教师根据各个专业学生的岗位需求,共同参与为每个专业制作多个毕业论文模板,形成“毕业论文模板资源库”,然后由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及工作性质,选定某个毕业论文模板,最后学生在该毕业论文模板的引导以及指导教师的指导下,顺利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每个毕业论文模板为学生提供了某一论题的目录和格式,并且每一章都配有引导性内容,正常情况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以及模板的引领下都能顺利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另外,为了避免使用同一毕业论文模板所带来的毕业论文雷同问题,学校制作的毕业论文模板绝大部分都是半开放式毕业论文模板,即要求学生结合实际的工程或项目来做,如某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某工程工程量清单编制等。由于学生选择的具体项目或工程不一样,也就避免了采用同一毕业论文模板所带来的毕业论文雷同问题。此外,对于少部分希望自主选题的学生,学校也允许其采用自主选题模式进行毕业论文的写作。自学校实施毕业论文模板指导模式以来,有效地提高了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的积极性。
4区别对待不同需求的学生群体学校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在毕业论文环节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对于不申请学位学生的毕业论文,只要毕业论文质量和总体完成情况达到学校对本科毕业论文的最基本要求,即可通过毕业论文环节,顺利获得学分。对于拟申请学位学生的毕业论文,学校对写作难度和完成质量均做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保证申请学位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学校从学位毕业论文模板的制定,指导教师对学位毕业论文的指导,到学位毕业论文答辩,建立起学位毕业论文三把关的严格制度。首先,每个专业分别制定了学位毕业论文模板,学位毕业论文模板的难度要高于非学位毕业论文模板,如对于工科专业,学位毕业论文模板原则上要求是设计模板,需要申请学位的学生只能选取学位毕业论文模板进行毕业论文。其次,指导教师在指导学位毕业论文时,毕业论文完成质量要求较高,只有学位毕业论文终稿环节成绩达到中等及以上的学生才允许申请答辩。最后,要求拟申请学位的学生必须参加毕业论文答辩,只有答辩成绩良好及以上的学生才能在毕业论文环节满足申请学位的条件。
5采用网梯实时多媒体交互系统实施网上远程答辩,同时审核有条件的学习中心自行组织现场答辩考虑到现代远程教育的特点,学校对绝大多数学生采用网梯实时多媒体交互系统实施网上远程答辩,答辩效果良好。同时,为加强教学支持服务,学校审核同意有条件的学习中心自行组织现场答辩。为保证自行组织现场毕业论文答辩工作的规范与严谨,学校通过答辩巡视或远程视频对答辩过程进行了全程监控。
6建立科学规范的毕业论文教学流程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论文教学具有学生数量多、分布地域广、教学活动组织管理难度大等特点,必须形成科学规范的管理流程,合理安排、周密部署,才能成功地实施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论文教学,保证毕业论文的质量[7]。学校根据构建的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论文教学体系,不断完善过程管理,逐步建立起科学规范的毕业论文教学流程(如图4),保证了毕业论文教学体系有条不紊地实施。
二、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论文教学体系的实施效果
为了检验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论文教学体系实施的效果,我们对大连理工大学今年春季参加网上毕业论文答辩的59名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进行了毕业论文教学满意度调查与答辩成绩的统计,如表1所示。从表1可以看出,共有53人选择了满意或非常满意的选项,只有6人选择了一般的选项,学生对毕业论文教学的满意度达到了90%;共用54学生的答辩成绩达到良及以上,优良率达到了92%。可见,学校实施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论文教学体系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三、结语
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论文教学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不可缺少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毕业论文的质量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等的综合体现,是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的直接反映[8]。只有围绕现代远程教育的培养目标,充分考虑现代远程教育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基础与实际需求,构建合理可行的毕业论文教学体系并加以实施,才能确保毕业论文质量乃至整个人才培养质量。
学位毕业论文篇3
精品源自政治科
毕业论文的标准。这里讲毕业论文的规格或标准,主要是就毕业论文的质量方面而言的。至于一篇毕业论文究竟要多少字数,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规定。一般说来,一篇毕业论文需要有五千字以上。
有比较才有鉴别。为了更好地理解大学生毕业论文的规格,我们把与大学生毕业论文相近的几种论文作一番比较。
大学生(主要是指本科生)在校期间一般要写两次论文,一次是大学三年级写的学年论文,另一次是大学临近毕业时写的毕业论文。
此外,大学毕业后继续攻读硕士学位的研究生要写硕士学位论文,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要写博士学位论文。
下面,我们把这四种论文的联系和区别作些分析说明。
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硕士学位论文和博士学位论文这四种论文是一种由浅入深的关系,它在学术水平上有区别,因而有不同的规格或标准。
1.学年论文。它是大学生在大学读了三年基础课,具备了一些基本知识之后,初次锻炼运用已有知识去分析和解决一个学术问题的能力。论文的题目不宜太大,篇幅不宜太长,涉及问题的面不宜过宽,论述的问题也不求过深。初学论文写作,主要是取得撰写论文的经验,初步掌握撰写论文的方法,为今后撰写毕业论文和学位论文奠定基础。在大学的前两年,基本上是听讲、看书、接受前人已有知识;而写论文,就不是听讲、看书、作笔记和汇总前人的知识了,而是要求自己运用前人的知识去解决一些前人没有解决的问题了。由于写学年论文是大学生初次学做的一件新工作,所以,撰写学年论文是在有经验的教师指导下进行的。
2.毕业论文。它是大学生在大学的最后一个学期,运用所学的基础课和专业课知识,独立地探讨或解决本学科某一问题的论文,它是在撰写学年论文取得初步经验后写作的,它的题目应该比学年论文大一点、深一点。其基本标准应该是:通过毕业论文,可以大致反映作者能否运用大学三四年间所学得的基础知识来分析和解决本学科内某一基本问题的学术水平和能力。当然,它的选题一般也不宜过大,内容不太复杂,要求有一定的创见性,能够较好地分析和解决学科领域中不太复杂的问题。大专毕业论文篇幅一般在五千字左右,本科毕业论文篇幅一般在六干字以上。大学本科毕业生的毕业论文,如果写得[文秘站-中国最强免费文秘网!]好,可以作为学士学位的论文。
3.硕士论文。这是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其学术水平比学士论文要高。它必须能够反映出作者所掌握知识的深度,有作者自己的较新见解。国家学位条例第五条规定,高等院校和科学研究机构的研究生,或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历的人员,只有在本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比较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研工作和专门技术工作的独立能力者,才可通过论文答辩,取得硕士学位。这就是说,硕士论文强调作者在学术问题上应有自己的较新见解和独创性,其篇幅一般要长一些,撰写前应阅读较多的有关重要文献。
4.博士论文。它是非常重要的科研成果。它要求作者必须在某一学科领域中具有坚实而深广的知识基础,必须有独创性的成果;它应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学术价值,能够对别人进行同类性质问题的研究和其他问题的探讨有明显的启发性、引导性,在某一学科领域中起先导、开拓的作用。
通过上述几种相近论文的比较,可以明确毕业论文的规格或标准,这对写好毕业论文有着具体的指导作用。写毕业论文,不可能把大学阶段所学的全部专业基础知识都用上,但在题目需要限度内所运用的一些专业基础知识,必须运用得准确。
在论文写作过程中,要多动脑筋,认真思索,紧紧围绕论题,运用专业知识,使论文做到持之有故,言之成理,以体现出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学生的毕业论文,虽然不能完全做到发现前人所未发现的真理,但也要力求在前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一点新的见解,决不能人云亦云,仅仅重复前人已经讲过的东西,更切忌东抄西拼,改头换面,把别人的成果拿来充为自己的东西。
版权声明:本文为一世相伴论文网(www.14380.com)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上一篇:案例分析法论文范文(精选3篇)
- 下一篇:统计与决策论文范文(精选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