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新技术论文范文(精选3篇)

一世相伴论文网 2023-08-16 13:37

护理新技术论文范文篇1

1临床资料

本组100例中年龄最大90岁,最小16岁,平均年龄55岁,女性占47%。100例病人均表现有恐惧、焦虑心理,其中66例感觉异常,89例有睡眠紊乱,68例表现有个性丧失,76例有强迫,83例有压迫感。

2床旁技术所致的心理损害及护理

2.1恐惧和焦虑病人一进入ICU就感到精神紧张,他们将ICU的环境和复杂的仪器设备视为一种威胁,感到不知所措。如气管切开术后采用人工呼吸器辅助呼吸,既影响了病人语言交流能力,同时机械呼吸器的应用又加重了病人焦虑、孤独和疲劳感,以及对死亡的恐惧感。有一位病人曾说过“我刚进入ICU时,好像是走在通向死亡的走廊。”这种心理上的刺激,会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对于此类病人医护人员应向病人及家属说明所用仪器、设备的目的、功能,并鼓励病人和家属提出问题,给予尽可能详细和满意的回答。每天定时给予家属探视时间,以减轻病人的焦虑和孤独感。

2.2压迫感ICU病房挤满了各种各样的仪器和设备,许多仪器病人并不熟悉,且噪声令人惧怕,这种过度的拥挤导致病人个人空间被侵占,产生一种压力感。因此,医护人员应满足病人对空间的需求,尽量减少房间的仪器和设备,暂时不需要的应搬走,让病人和探视的亲属有一个活动空间。此外,向病人说明不同仪器、管道、线路的作用,有助于减轻病人的压力和紧张感。

2.3个性丧失病人认为医护人员更关心他们身旁的仪器,失去仪器便会无法了解其病情变化。ICU的护理人员往往被监护仪所指导,很少与病人交谈,他们关注的是疾病和损伤,而对病人的其它状态无暇顾及。同时护理人员进行某些操作,如:导尿、擦浴、备皮等不加任何掩挡,病人有一种自我消失、个性丧失的感觉。因此,要求护理人员应主动地与病人进行语言和非语言性的交谈,对监护器上出现的信息应尽可能向病人做一解释,使病人有一种自身与仪器连于一体,关心仪器就是关心本人的感觉。当警报声响起时要反应迅速,切忌慌张,避免给病人带来不安。

3床旁技术对身体功能的损害及护理

3.1强迫病人全身多部位被连接于监护仪上,使病人有一种强迫和捆绑感,如:使用呼吸机、心导管、深静脉导管、有创血压监测及心电监护等都会使病人处于不舒适的,动弹不得,有时还要约束病人,以防管道及联线脱落,这些都会影响病人的心身健康。因此,护理人员应向病人解释不同线路及仪器作用及必要性。此外,经常变更病人的,有效固定插入病人体内的各种导管和医疗仪器上的绝缘电线,有助于减少因监护仪器带给病人的不适感。当病情稳定后,应尽早拆除。

3.2噪声有人调查过ICU病室噪声平均为63dB~92dB。病人在生病时对噪声的忍耐性减弱,噪声可以刺激交感神经,导致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压力感和焦虑感加重、疼痛感加剧,严重影响病人的睡眠和休息。

3.3感觉超负荷和感觉异常监护器、各种治疗仪器、警报及抽吸设备以及昼夜不熄的灯和护理人员不分白天黑夜的操作和谈话,持续地给病人异常的刺激,这些声音的重复导致病人感官接受单一刺激,以致不能区分白天和黑夜,不能确定时间。另一方面,这些刺激从病房消失又会导致感觉剥夺,往往伴随对病人其它感官刺激的减少,例如:视觉、听觉、嗅觉。感觉超负荷和异常可产生许多生理和心理效应,导致病情加重,住院时间延长。一位转出ICU病房的病人说道:“在ICU期间我根本分不清白天和晚上,嗅觉失灵,看到的都是一个面孔,就连家人说话的声音和长相也变了样。”为此,护理人员应尽量减少噪声和防止感觉超负荷,解决影响病人的环境刺激,以减轻其恐惧及焦虑心理。操作仪器时动作应轻巧,仪器放置位置尽量避免靠近病人头部,暂时不用的设备应关掉,监护仪及报警器的音量应放小。定时给予家属探视时间,带一些病人熟悉的物品,听听家人的录音等,可帮助病人避免感觉剥夺。

3.4睡眠紊乱人体每晚需要4个~5个完整的睡眠周期,因ICU的特殊环境和持续的监测和监护所致频繁的睡眠干扰使病人感到紧张,致使夜间不能入睡,没有完整的睡眠周期。因此,应尽量使医疗护理工作的时间安排紧凑些,尽量放在白天,夜间让病人得到充分的休息。

护理新技术论文范文篇2

关键词:护理论文;撰写;质量管理

护理科研是用科学的方法反复的探索、回答和解决护理领域的问题,直接或间接指导护理实践的过程。护理科研作为护理学科发展的基础,是护理作为一门独立学科重要体现,其水平代表了护理学科的发展水平,几年来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在基层,护士大多感觉撰写护理论文难,能够刊出的有水平的护理论文极少。为了了解我院护士论文撰写情况,我院在2011年56篇,其中护理论文16篇,与医疗论文比较,尚有较大差距。护理学术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反映了一个医院综合技术水平的高低。护士大多感觉撰写论文难,能够刊出有水平的护理论文极少。笔者就基层护士护理论文书写困难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笔者就这一现象的原因情况分析与讨论。

1 基层护士率的原因

1.1受学历的限制 我国高等护理教育起步较晚,目前在基层医院从事护理工作的护士中,中专者占95.9%,而起点大专者4.1%[1],有2/3的护士只接受中等专业教育,因此,临床护士的基础和专业理论知识普遍较低,实际工作中理论依据存在障碍。

1.2不能从护理期刊中寻找写作灵感 在阅读护理期刊时,因工作需要往往只注意与自己工作有关的学术信息,而不太关注论文写作信息。虽然阅读了护理期刊,写作时仍不知写什么。

1.3论文书写基本要求知识的缺乏 调查结果显示:护士普遍缺乏论文书写格式及技巧,对论文的书写要求只是模糊的感性认知。因此不能能主动地、只觉地书写论文。

1.4受传统护理模式的限制 护士处于临床第一线,在传统护理模式下,护士主要的工作是执行医嘱,机械劳动占了主要成分。护士把大部分时间用在病房的具体工作上,很少会进行经验总结。

1.5受护理技术更新慢的限制 基层医院护理人员外出进修和学习的机会较少,用于技术更新的经费更是有限,致使护理人员墨守成规,不思创新,也就不能在新技术上获得很好写作思路和机会。

1.6护士自身因素 受以前国家教育体制所限,基层护理人员大多只受过中等护理教育,书写能力相对较差,工作中思维方式和观察病情的角度比较单一,认为不出差错就很不错,没有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总结和反思。41.5%的护士认为未写论文是因为写作水平差没人指导。在临床,大部分护士认为论文写作是护士长和高年资护士的事,有的护士工作数年无一篇论文[2],总是对自己的写作能力缺乏信心。论文是对自己工作经验的总结,也是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的科研论文对指导临床服务和提高护理质量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一个优秀的护理人员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精湛的临床操作技能,而且还要善于总结和钻研,不断提高自己的护理水平。但调查显示经常订阅学术杂志的仅占15.4%,有借阅习惯的只占4.6%。护理期刊作为护理信息的重要载体对推动护理工作的开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护理人员对护理动态了解不够,写出来的文章没有新意或难写论文也就不意外。在基层不乏存在"学术交流热",一些护士对护理动态不了解,不在乎是否重复了前人的内容,也不了解自己的文章是否具实用性、创新性和科学性;有的人可以对自己从未亲历过的或未曾实施过的临床护理工作进行总结(综述除外),更有甚者将前人的文章照搬过来。调查显示,有17.7%的护士写论文是为了晋级,27.7%的人是为了完成任务,说明此部分护士将论文的作用歪曲了。

2 针对以上原因,可采取相应对策

2.1提高专业知识水平 鼓励护理人员参加自学或成人高考,完成本科教育。加强临床护士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将充实的理论知识运用到临床护理工作中去。

2.2加强护理人员信息教,育提高信息意识 从期刊目录中寻找写作灵感仔细阅读期刊的目录,可以看出当前护理论文的写作热点。把当前的写作热点与自身的工作经验相结合,找到当前护理研究的热点。

2.3加强论文书写知识的培养 对于基础知识的学习可以通过网络自学或医院定期组织专业的讲座,使护理人员切实掌握书写基础和选题技巧。

2.4合理安排护理人员工作 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增加护理教学,让护理人员不仅知其然,更应知其所以然,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善于总结经验、积累数据,为论文写作打下基础。

2.5针对医疗技术的革新,增加护理人员外出进修及学习机会,提高外出学习人员所学技术的开展和推广,让更多护理人员接触和使用能让新技术。

2.6设立院级护理继续教育科研基金,激活护理科研论文管理组织,充分发挥组织应有的作用。制定切实可行的继续教育方案,加强护士学术能力的培养。通过开展低年资护士读书报告会、护师论文报告会、讲课比赛、疑难病例讨论、新技术的应用、主管护师沙龙、院内外专家讲座及学术会议传达、进修等形式拓宽护士知识面,提高护士书写能力以及操作技能。为护士建立和造就一个能够促进知识的学习、积累、再生和共享的良好环境。争取人人参与,学习机会人人平等,使个人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制订激励措施鼓励护士书写和,发挥高年资护士及科研组织的传、帮、带作用,鼓励护士书写论文,对论文的质量给予评价和反馈,同时鼓励向正规刊物投稿,使护士的自信心得到提升,潜力得到发挥。将文章的影响因子作为晋升职称中的重要条件加以考虑[1]。引进与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指导护士快捷获取护理信息,开拓思路,尽快提高基层医院的论文质量、数量和学术水平。

2.7加强跨学科合作,创造良好工作氛围一种安全、舒畅、充满民主气氛、团结友爱的工作氛围是提高全体绩效的前提。由于目前我国本科以上学历的护士仅占临床护士猿豫耀缘豫,科研力量严重不足,一个人在科研过程中无法克服困难的挫折感可能会影响护理人员开展科研的主动性,故应该鼓励护士间团结协作,以保证每项科研课题的顺利进行。可开展多科室、多医院间合作,或医护合作,支持护理人员参加各种课题组的工作,请有经验的主任、教授给予指导、帮助,开展多渠道、多途径的科研方式,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围,保护护理人员参加科研工作地积极性。

参考文献:

[1]严婧,李守国,姚飞,等.基层医院护理人员的学历结构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6,12.

[2]佟建华,聂良军,王鹏.浅谈护理科技论文的评价与管理[J].护理杂志,2002,19(6):17.

护理新技术论文范文篇3

一、理论上的创新性

科学发展的事实表明:学科发展只有在理论上有所创新,其学术水平才能相应得到提高。护理学的发展同样离不开其学术水平的提高,理论上的创新性是强调护理论文的学术性或学术价值。当前,护士偏重于研究各种具体的护理技术及其操作规程。这些研究当然重要,但护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需要从目前护理学所处的科学环境和社会环境方面对其进行理论上的研究。把护理的理论现状同社会对护理学的要求及护理学所要实现的目的联系起来,在护理学研究领域,提出新观点,或把已有的理论系统化、完善化。总之,对理论上的创新我们必须从当代科学发展的角度来认识。

理论上的创新需要理论思维方法参与,掌握理论思维方法,有较强的理论思维能力是成功的关键。所谓护理理论思维是护理工作者运用理论和智力对护理学的资料进行科学的分析,得出理性结论的过程。理论的基础是概念,是判断和推理的基础。因此,护理学概念的变化影响着护理工作者判断推理的思维过程。随着健康观念的转变,护理学模式的发展,护理学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由于科学的日益综合化,护理工作者在理论思维方法中应用的理论还应当包括一些其它自然科学,可以开辟护理工作者认识的新思路,建立新学说,获得护理学理论上的新发现。比如心理学理论对于认识心理因素的致病和治病机理,护士掌握心身护理也是必要的;行为科学理论用于研究人类正常行为和异常行为,进行行为疗法研究,对卫生、科普、提高遵护行为,对护理工作也是必要的;逻辑学运用于护理学,对护理这既成的事实和材料,形成概作者单位:266300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念,进而构成判断和推理,实现护理学理性认识的思维阶段;伦理学运用于护理学,建立了护理伦理学,也开拓了护理学的视野;哲学理论或方法运用于护理学,能使现代护理学理论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二、技术或方法上的创新性

技术或方法上的创新性是强调护理论文的应用性和使用价值。从护理学的发展来看,护理学虽然是研究理论的人少,实践者多,但护理技术或方法上的熟能生巧者并非很多,其原因可能与护理学的思维方式有关。局部的、功能制护理学模式理论指导下形成的静止的、主观的、片面的护理思维,是一种依赖性的思维方式,束缚着护理技术或方法的创新。护理技术、方法和与之有关的理论相结合,正在形成护理学本身的学说与观点,也就是说,护理学是既包括护理理论,同时也包括实践这种理论的各种技术的一门科学。若满足于现有的技术和方法,护理论文也不会有什么创新。

随着健康概念的提出,整体的、系统的护理学模式及其思维方法代替传统的护理学模式及其思维方法,都要求护理工作者运用新的护理思维方法,新的护理方法和新技术,或对原有技术、方法加以引进和改善,或把已有的技术、方法引进到护理工作的新领域。还要注意博览群书,触类旁通,多方位思考问题;熟练掌握技术操作,从机械性的操作中悟出与众不同的技巧、方法;善于怀疑,针对难点,寻找思维的特性。针对当前护理方法中最困难的问题进行思考,把手头的材料进行大胆的建构,重新组合已有的知识,使新技术新方法得以创见,也可把边缘科学的新技术融会到护理工作中,使护理技术或方法上的创新得以体现。

三、社会效益上的创新性

社会效益上的创新性是强调护理论文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护理论文一方面来自护理实践,为社会而写,有较强的社会性;一方面要指导实践,接受实践的验证,有较强的实践性,也就是说,护理论文是体现作者的工作方法和工作经验的工具,能够准确、客观、科学而具体地反映出作者的观点、方法和效果,护理论文的社会效益性主要反映在社会实践的效益上。

护理道德的效益原则植根于经济关系和社会实践中,它与商品经济和各种经济形式相联系。护理道德效益原则集中体现在病人利益和公益问题上,护理论文的社会效益是要增进人民的健康和长寿,要有利于社会公益,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和国家富强。经济效益是指护理社会卫生保健康复活动的耗费和成果的比较。要在护理服务过程中,降低劳动消耗和物质消耗,扩大服务范围和方式,发掘潜力,提高效率,增加合理收入。个体效益包括患者和护理人员两大方面。前者从病人的生命价值和健康价值、护理质量来衡量。后者以护理、保健、康复工作效益,个人的各种收入以及素质的提高为尺度。各种效益都要从整体全面综合考虑,使其协调发展。要避免重视社会效益而忽视个人效益,过分着眼经济利益而忽视救死扶伤、防病治病的基本职责。

护理论文的社会效益上的创新表现在护理科研和实际工作中的扩大实验和观察范围,或大样本统计报告,或降低成本、缩短疗程等方法。因此,进一步完善护理理论体系,为护理专业的创新与发展带来生机,使护理人员专业素质和科技含金量提高。

更新观念,不断创新,护理论文的创新性实质是要求护理论文传达作者亲自创造的原生信息和次生信息。护理论文直接来自信息源,其传达出原生信息的可能性越大,论文所载的原生信息越多,其创新性也越强。“创新性”也可称为“信息性”,是量变到质变的一次飞跃。

参考文献

版权声明:本文为一世相伴论文网(www.14380.com)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