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周边安全形势论文篇1
>> 冯梁: 2015年我国海洋安全形势回顾 我国海洋经济安全形势 我国石油安全形势与对策 2016年国际安全形势回顾与展望 我国能源安全形势与能源企业对外投资动因探析 我国网站安全形势分析与对策建议 当前我国食品安全形势总体平稳 浅议我国网络安全形势及对策 中国海洋安全形势分析 从“夏季脉动2004”联合军演看我国浅水海域安全形势 卫生部:我国饮用水安全形势十分严峻 “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安全形势和我国的对策 2012年中国周边安全形势展望 2008年全球安全形势纵论 2010年国际安全形势述评 我国建设工程安全形势喜忧参半 我国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好转 我国产品质量安全形势的SWOT分析 管窥我国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及对策 我国库存粮食质量安全形势向好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政治 > 冯梁: 2015年我国海洋安全形势回顾 冯梁: 2015年我国海洋安全形势回顾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本刊编辑部")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2015年8月6日,在东亚峰会外长会议期间,中国外长王毅与美国国务卿克里的频繁互动成为会议焦点。
2015年我国海洋安全态势可概括为“黄海稳定、东海相持、南海骤变、远海存患”,呈现“总体局势可控,局部海域趋紧”特点。
黄海海域渐趋稳定。在中韩关系持续升温和2014年7月中韩首脑会谈就启动海域划界谈判达成一致后,双方于2015年1月在上海开启黄海海域划界进程。中韩面临两大问题: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划界以及苏岩礁(韩方称“离于岛”) 处理问题。韩方坚持采取“等距”原则,即以两国海岸线的“中间线”为界,而中方坚持采取“公平原则”,即应当考虑中国海岸线长度及人口比重等因素。在苏岩礁问题上,双方达成“不将其作为领土看待”共识,但其法律地位及谈判结果不仅对中韩关系有重要影响,而且对中国处理与其他有关国家的海上争议具有示范效应。在此问题上双方让步空间并不大,短期内求得解决并不容易,划界步履并不轻松。但是,黄海划界谈判是中国继2000年北部湾划界后与海上邻国启动的又一次海上划界谈判,不仅对巩固中韩关系具有积极意义,而且对稳定东北亚海上安全形势具有促进作用。
东海海域中日相持。中日双方不仅在钓鱼岛为代表的海洋领土主权存在尖锐矛盾,而且还涉及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还有外大陆架)划界、海洋油气资源开发等问题。东海问题起因于日本海洋扩展政策,导火线源于日本政府企图单方面改变中日领导人维护钓鱼岛现状的共识、企图将其“收入囊中”的结果。东海问题演化到今天,已经超越中日海洋权益之争,上升到两国在东亚海洋安全事务上的博弈。2015年间,中日双方在东海问题上各有所得:日本通过不断炒作东海问题,成功实现了修改安保法案、促使奥巴马政府承诺[美日防卫合作指针]适用于钓鱼岛群岛的目的;中国海警力量在打破日本海保厅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对钓鱼岛海域的单方面控制后,保持钓鱼岛海域的持续常态巡航。中日双方在钓鱼岛海域保持高度军事戒备,海上局势处于相持阶段。虽然双方保持一定规格的接触,展开了类似构建海上联络机制的谈判,但安倍政府视中国为日本主导东亚秩序之阻碍,处心积虑地麻烦中国、“恶心”中国和围堵中国。东海问题作为两国的博弈点,考验着中日两国领导人的意志、耐心和智慧。
南海形势骤然紧张。2015年上半年,主权声索国之间围绕岛礁主权、海洋权益、资源开发等问题进行的斗争,虽然没有过去那么高调,但彼此明争暗斗不断。越南继续有组织地对中国西沙群岛实施侵渔,菲律宾图谋在礼乐滩实施石油勘探,并企图对坐滩仁爱礁的登陆舰实施加固,个别南海国家也在南海南部海域资源开发上有新的动作。值得注意的是,南海声索国在域外大国鼓惑下加强彼此勾连,菲律宾继与美国和日本签署战略伙伴关系协议后,又在APEC会议期间与越南签署一份新的战略伙伴协议,加强经济、政治、防务和海上合作。越南加强了与美、日、印的防务合作,马来西亚则在中美间取骑墙政策,既与中国海军展开海上搜救演练,允许中国海军船只使用东马哥打基纳巴卢港作为“中途停留地点”,也同意为美巡逻机提供临时停靠点,其国防部长甚至陪同美国防长卡特共登华盛顿航母巡航南海。
2015年南海局势最引人关注的事件,莫过于菲律宾仲裁案新进展与美国强势干预南海事务。10月29日,国际仲裁法庭无视中国政府“不接受、不参与菲律宾提起的仲裁”郑重声明以及公开发表的反对仲裁庭具有菲律宾仲裁案仲裁权的文件精神,宣布对菲律宾仲裁请求具有部分管辖权,仲裁法庭保留对菲律宾提出的另七项诉求的管辖权至实体性问题阶段一并审理,并要求菲律宾进一步澄清第15项诉求。国际仲裁法庭虽然打了折扣,但几乎全盘接受了菲律宾的15项诉求。中国政府无法制止国际仲裁法庭做出不利于中国的裁决,南海其他声索国则从菲律宾仲裁案中看到了通过国际司法途径“抹黑”中国的希望,中国在南海争端国际仲裁上面临的压力骤然增大。
10月27日,美国“拉森”号导弹驱逐舰不顾中国政府抗议,打着航行自由名义,进入我渚碧礁和美济礁12海里海域内。这表明,美国政府基本放弃长期以来在南海领土主权争端问题上不持立场的原则,开始从幕后走向前台,直接赤膊上阵,对中国施加压力。从表面上看,美国南海政策急剧转变,源于中国在南海的大规模陆域吹填,美国担心:中国会不会通过扩大的人造岛礁申张南海主权要求?会不会对南海岛礁实施军事化,设立防空识别区,影响美国在南海的航行与飞越自由?但事实上,真正让美国恐惧的是,中国会不会延续海洋事务上的进取性行动(从“区域拒止”、“反介入”,到南海岛礁大规模建设,以及制定新的海上安全规则、形成中国主导的海上安全秩序),这不仅将影响美国在西太平洋的航行与飞越自由,甚至会危及美国对亚太国家的安全承诺,根本动摇美国在西太平洋的领导地位。由此,南海主要矛盾也由过去主要是南海主权声索国之间的权益斗争,演化为中美南海事务主导权之争。美国对南海问题的强势干预,进一步推动了南海问题的国际化、多边化、司法化甚至军事化,导致南海安全局势更加错综复杂和扑朔迷离。应当看到,中美在南海问题上的矛盾,是一个海洋崛起大国和守成大国的正常矛盾,即使没有南海,照样会有“西海”或“中海”出现,除非美国沦落为一个二流大国或中国放弃海洋强国战略。今后一个较长时期,两军舰机的跟踪反跟踪、抵近反抵近、紧逼反紧逼甚至对峙、危机将是一种新常态。不过,中美两国没有在南海决一死战的动机和愿意。中美高层接触是畅通的,两军还达成海空行为安全准则,舰机借[海上意外相遇规则]实现了互联互通,两国暂时还不存在因误判发生大规模海上战争的可能。当前,两国迫切要做的是尽可能约束彼此过激行动,管控好分歧,妥善处理可能的海空事故。
中国周边安全形势论文篇2
那是一次久违的邂逅,那更是一次心灵的交流。
作为在新闻路上刚刚步履蹒跚的一位“小学生”,入学后,教员经常引用杂志上理论文章的语句,因此使我对你产生了极大的阅读兴趣,身边的许多同学都订阅了[对外传播]。“业务探讨”、“理论平台”、“案例剖析”等栏目设置合理,文章观点独到深邃。从那以后,阅读你,欣赏你,品味你,成了我生活中的一大“嗜好”。
在拜读你的过程中,我愈发地感到军事外宣工作随着我军职能使命的拓展延伸愈加凸显出重要性、敏感性和常态化。去年,在撰写[军事对外宣传概述]的结课论文[对我国军事外宣有效传播的几点思考]时,我查阅了大量[对外传播]中理论文章,多次引用其中的有关观念和创新理论,在向你学习充电过程中,我再一次领略到了你的魅力。有时,还能读到我学院刘轶([中俄联合海上军演中的外宣报道])、李习文([先进武器装备的国际传播“软功能”])、刘大勇([军事外交中的我军国际形象塑造])等教员的理论文章,在亲近你的旅途中,不仅增进了我对你的理解,而且收获了外宣知识和传播技巧。
“立足自身、放眼世界”是你不变的情怀,审视国防安全、传递中国声音是你不懈的追求。随着美国高调重返亚太,在亚太地区引发了新一轮军备竞赛,我国周边的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于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分析、采访专家教授,我撰写了[亚洲远程导弹扩散让美担忧]、[美造舰巨头在南海周边布局 为美战舰提供后勤服务]两篇文章,先后在[环球时报]上刊登,并且受到广泛关注。
在与你交流学习的过程中,我感到作为一名军事新闻人,不仅应怀有一腔报国的热情,更应该了解掌握军事新闻对外传播的技巧,向世界更好地展示人民军队的良好形象。学院经常邀请周庆安、刘笑盈、李良荣等专家学者来院交流讲座,探讨“从近期周边传播语境看我国我军外宣新挑战”、“文化强国建设与中国传媒角色”、“当代中国的舆情”等方面问题,增强大家对军事新闻的认识和加强新闻理论储备。在经济全球化的全媒体时代,我国军事新闻宣传既面临机遇又面对挑战,在外宣经验不足、传播技巧还有待进一步增强等现状面前,我国的对外传播之路与西方发达国家还有很长一段距离要拉近。作为新闻学子,我们身上的使命和责任更是任重而道远!
……
这是一路学习的旅程,更是一路收获的旅程!
对于每一期[对外传播]我都如获至宝,认真学习,悉心珍藏!如今,在你的指引下,我先后在[理论探讨]、[新闻世界]、[火箭兵报通讯]等杂志或研讨会发表学术论文8篇,在军内外媒体发表稿件100多篇,连续两年荣获解放军报奖学金。如果有机会,我还想和你深入“交往”,为杂志多多建言献策。
[对外传播]杂志,在你创刊200期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请允许我向你表达最诚挚的祝福:
你像云杉一般俊秀,像蓝天一样深沉,你有学问,还有一颗传播中国理念、弘扬中华文明的心;
你是一棵绿树,沐浴着智慧的阳光,在希望的田野上播撒春天的种子;
你是一片云彩,允吸着天地之灵气,在蔚蓝的天空中绽放异彩。
你的教诲,是明朗朗的阳光,照在我的心田里,让青春之花绽放。
中国周边安全形势论文篇3
>> “朗润格政”论坛:中国未来五年的增长与改革暨[北大国情报告:在朗润园读懂中国]新书 “重述神话”中国卷新书[人间]在京 世界经济论坛全球竞争力报告 中国与去年持平 机械工业社2014年度新书会暨“技术创新引领变革”高峰论坛举办 博鳌论坛再显中国“大国担当” 中国葡萄酒产业发展专家论坛成果 中国建投投资研究院2014年多部新书 中国改革开放论坛30年论坛暨评选活动 Tradegood中国市场会暨供应链论坛成功举办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我的趣味汉字世界①②]新书 中国国情报告:“十二五”开局国情十大新认识 [中国周边安全形势评估(2013)]新书会在京举行 “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新书会在京举办 学习中国论坛 中国水处理及水家电高峰论坛暨净水器国家标准审定 2011中国食品包装论坛会在京召开 2017中国汽车论坛日程安排正式 [于若木与中国营养促进文集]会暨营养促进高层论坛在京隆重举行 2016中国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年度会暨高端论坛在蓉隆重举行 在中国,读懂中国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管理 > “朗润格政”论坛:中国未来五年的增长与改革暨[北大国情报告:在朗润园读懂中国]新书 “朗润格政”论坛:中国未来五年的增长与改革暨[北大国情报告:在朗润园读懂中国]新书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武琪")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在“朗润格政”论坛上发言
1994年,林毅夫、易纲、海闻和张维迎等“六君子”在未名湖畔创立“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立志打造一个在教学、科研和智库三个方面齐头并进的一流的学术机构。20年之后,这个坐落在皇家园林朗润园的机构已经更名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在教学、科研和智库等方面都做出了非同一般的成绩。根据2014年上海社会科学院智库研究中心的排名,国发院的影响力在全国智库中排名第二,在高校智库中排名第一。
日前,主题为“中国未来五年的增长与改革”的新一期“朗润格政”论坛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举行。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中信出版集团副总编辑蒋蕾、[北大国情报告]项目负责人及智石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朱克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部部长赵昌文、北大中国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卢峰、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黄益平、北大中国卫生经济研究中信主任刘国恩等各界人士出席论坛。
版权声明:本文为一世相伴论文网(www.14380.com)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上一篇:中东问题论文范文(精选3篇)
- 下一篇:水文化论文范文(精选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