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论文范文(精选3篇)

一世相伴论文网 2023-08-12 04:35

数学论文范文篇1

数学论文与其他科学论文最根本的共同点之一,就是科学内容和科学语言文字形式的统一。它的特殊性体现在结构的格式化、逻辑的严格性、语言的简洁性和符号的广泛性。

1结构的格式化

数学论文的结构形式,与一般的科学论文常用格式没有多少区别,只是在某些具体环节上具有不尽相同的布局,这是根据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的内容来安排的。在数学前言部分一般应包括提出课题的背景、动机,这是属于那一方面的课题,对已有成果的评价,课题在所属领域中所占的地位、课题的范围和所达到的目标等。

正文部分是数学论文的核心,在写作布局上,由于研究工作所涉及的数学学科、选题、研究方法,结果的表达方式就有一定的差别,因此,就不能作统一的规定。对于纯数学理论方面,该部分内容应包括定理和定理的证明,’用来证明定理的引理和由定理得出的推论,为了证明或验证某一间题所举的例子。对于应用数学方面的问题,该部分内容一般应包括实际问题的描述、数学模型的建立、解决问题的方法及其理论根据和具体实例。

2逻辑的严格性

作为宣布成果的数学论文,应按照逻辑的严格性的要求去写,不然就不成其为数学论文。一篇数学论文要无懈可击,要经得起推敲。在叙述定理的证明时,要追究每一步是否有根据,它的根据是什么,是定义,还是公理和定理,决不能含糊,更不能想当然。当你使用“显然”二字时,要仔细考虑一下,是否真“显然”。用直观自然语言推导的环节,要特别注意,是否还存在没有考虑的情况,是否可换成严格的推理。在这里一定要细心推敲,一些不可弥补的错误往往出现在这里。

按照演绎的逻辑系统写数学论文,这是宣布成果的一个传统写法。这种形式写出的数学论文一环扣一环,结构紧凑,使整篇论文形成一:个严密的逻辑结构,能以较小的篇幅容纳较多的信息量。但这种传统的写法,把数学家的思维过程隐蔽起来。我们写论文宣布成果,这当然很重要,但仅作到这点还不够,还应该给人更多的启迪思维的作用。应该告诉读者,该定理是怎样提出来的,又是怎样想到这个证明的,这就是要把数学家的思维过程写进去。’当然这会增加论文的篇幅。不过我们没有必要每篇论文都写思维过程,只要选择那些典型的具有启发意义的数学成果写出其思维过程。阅读这样的论文,使人能够得到数学发现发明的启示,从而更好地培养人们的数学创造能力。欧拉著作之所以能成为启迪人们智慧的源泉,就在于他把自己的一些不严格的猜想过程也写到著作中去了,这样使读者很容易窥察到欧拉是怎样进行思维的。因此我们写论文要求定理的证明过程一定是严格的,对于定理的提出和证明的某些思路就没有必要一定要求它是按严格逻辑推理得出来的,实际上,这也是不可能的。因此严格和不严格是相对的。

3语言的简洁性名

数学论文要求语言简洁,以恰到好处的语言,准确地表达数学概念、逻辑推理,使之字里行间,增一字则太多,减一字则术少。能以最少的语言表达出最精湛的数学结果,反映出最丰富的数学内容。

在数学推论的过程中,并不是每步都要写出理论根据。数学论文不是教科书,它的对象是给专业工作者看的。因此,推证过程以同行专家能看懂为原则,所以证明步骤不需要写那么详细、允许有较大的跳跃性。特别是那些常见的推理步骤,明显的推理过程,显然的理论根据,可以一笔而过,不需要费笔墨.论文要求以最少的篇幅,容纳最多的信息。对于常用的数学概念和定理在论文中出现不需要作解释,对于数学申新出现的概念租定理要注明出处,以便读者查对,如果出处的论文不宜查对,为了方便读者,可以给出其释义。有些新出现的概念和定理虽然名称一样,但其含义在不同的论文里不尽相同,这样注明出处,使读者不会产生歧义.

数学术语就是在数学科学领域里使用的专门词语,髓着数学科学的发展,人们对数学的认识日益深化,反映数学本质和表达数学内容的新概念不断地涌现出来,用专口的诃语把这些新概念固定下来,就形成了数学术语。这些新概念是否需要以定义的形式给出来,以及用什

么样的词语把它固定下来,这是需要认真考虑的。以定义给出的溉念需要考虑它的作用的重要性以及应用的广泛性。给新概念以合适的词语名称,这需要考虑概念的含义和已有的一些概念的名称之间的关系。在数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每个数学术语二经舜生,就以其精确的固定的含义长久地为人们所使用。有些名称,尽管与其含义不相符,也没有必要去改动。例如,无理数与虚数.

在公理、定义、定理中恰当使用一些文言词语,可以使数学论文更加精炼、简洁、准确。例如在定理中运用“当且仅当”4个字,就把定理中条件和结论的关系表达得一清二楚。在给数学概念下定义和叙述定理时,句型结构严谨规范,比较固定单一。我们在写作时,要很好效法这些已有的规范句型,把常见固定的格式用在自己的写作中,论文就显得干净利落,简洁有力,准确可靠,给人赏心悦目之感。

4符号的广泛性.

一‘在数学论文中广泛地使用数学符号和由符号组成的公式,形成了一套数学语言符号系统,它与自然语言一样承担着贮存和传递数学信息的职能。利用数学符号和公式可简明扼要地反映出准确而深刻的数学知识,能够较集中地表达数学内容,使人看了一目了然,便于记忆,容易演算和进行推理,也便于国际交流·刘如n个数相加简单符号代替,这样可以压缩论文篇幅,行文也显得明了清秀,例如记等式右边的式子在论文中多次出现,这样把它简记成等式右边的符号IR皿就简洁多了。符号用;来表示所要阐述的数学概念和定理,恰当连贯地使用数学符号,可以使一篇论文明自易读,使人得到一种美的享受。每篇论文都要用到大量符号,因此着手写数学论文时,首先要考虑一下符号系统,哪些符号应该用英文大写,哪些用小写,哪些用黑体,哪些用法文花体,又哪些该用希腊字母等等,都要有周全的考虑。这样才能使整个文章协调一致,整齐美观。

使用符号要注意协调性,例如三元线性函数一般表示为ax+b夕+。z或a:二:十a:二:+。:劣:,如果表示为“‘劣:+by:+。x:就显得不协调了。又如果给定的两个集合表示为A,b,那就不好,习惯地表示为A,B。方程就不如把z换成y好,即如下表示

因为是考虑两个变元,通常用二,y表示,这是一种习惯表示法。·数学中一些习惯法在写论文时,最好应予保留。自然语言和数学符号语言联合使用时,要按汉语语言规范,有时虽然有些变态,但并不影响意义的表达,例如二必须大于零,可以表达为必须劣>0。

数学论文范文篇2

1样式的制作

在论文的格式编排过程中,特别是书刊出版工作,排版不仅仅有规定的版面格式要求,还有国家出台的许多标准,需要相关人员在工作中去遵守.随着时间的推移,为了和国际上一些相关标准相一致以及制定的更加科学,这些标准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进行着不断的修改,如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制定和完善前后经历了两次.这就需要编辑人员不断的去关注、学习并掌握这些更加详细复杂的标准.另外,期刊稿件格式是统一的.因此,需要从实践的角度出发,结合这些标准和版面格式要求,制作出一个具体模板,以提高文章的格式编排速度和质量.选取一篇已经按照规定的版面格式要求和相关标准排版好、经编校通过的文章为参照,在此基础上进行样式的新建操作[1].

1.1基本样式的新建

使用工具栏中的“样式”框,选定文本后,在“样式”框中输入新样式名,按“Enter”后,新样式即建立.

1.2样式名称的确定

由于单位规定的版面格式对文章各级标题、中英文摘要、图表的标题、页眉、页脚、参考文献的正文等部分的要求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在样式名称的确定的过程中,对于各级标题仍然采用Word文档中的一级标题、二级标题等来命名;对于其它部分用这些部分的名称来命名,以免混淆.

1.3参考文献格式的确定

参考文献的著录要求不仅表现在字体、字级上,还表现在著录项目和格式上.采用著者-出版年制,从文献[2]中分别按专著、专著中析出的文献、连续出版物、连续出版物中析出文献、专利文献分类列出其著录项目和格式,在文章编辑过程中,用来核对文章的参考文献著录正确与否,著录项有没有缺失.另外,还要注意如外国人的姓名、版本项、其它题名信息等的表示方法,这些小的地方往往也是不大被注意但又常常容易出错的地方.

1.4样式的删除

在Word文档的样式一栏中,如果还保存着其它的无效样式格式,可以采用word文档相应的操作来删除,减少文章编辑过程中由于误选造成的错误设置.

但是,Word文档中样式的设置是处于中文状态下,因此,在上述新建的文本样式作用中的一些数字、字母、符号等的字体都是中文.如果版面格式对其中的有些部分如二级标题的序号、括号等要求是罗马字体,就需要去重新修改.

对一篇稿件在按照要求进行页面设置后,利用上面建好的样式进行相应部分的格式编排,然后开始对文章的正文部分进行必要的格式修改.但是数学论文,特别是计算数学纯理论证明方面的文章,几乎都是用公式编辑器排版的正文部分,很少用文字描述,且所占的行距要比文本部分大的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版面空间的浪费.由于期刊的篇幅是相对固定的,这个特点使得编辑在进行每期刊物的作品组配时,必须从控制总字数、控制总篇数两个方面控制入选稿件的总量[3].沈德发在文献[4]从多个指标对五种期刊进行了统计分析,以探讨期刊版式设计及编排对载文容量的影响,即在版式设计、开本一定的情况下,期刊的载文容量也相对是固定的.在论文编辑过程中,对页面余缺页处理的方法都是对期刊版面的合理安排和利用.因此,有必要对使用公式编辑器排版过的段落做重新处理.

2数学论文行距的调整

2.1正文段落行距的调整

首先,选定全文的正文部分,打开工具栏中“格式”的“段落”选项,取消选择“缩进和间距”选项中的“如果定义了文档网格,则对齐网格”,那么这些段落中的行距将有明显地缩小.

其次,由于这些段落行距的明显缩小有些影响阅读效果,这就需要去调整段落的行距.参照前面所选文章加有网格的段落行距,调整文章的段落行距大小.但是,如果所选择的行距加上字体的大小小于公式编辑器所排版的部分的高度,那么超出部分将被上下其它行所覆盖,这时就需要将该部分所占的行选定,然后行距定为单倍行距.

2.2公式的对齐

如果某一行中的用公式编辑器编辑的公式和同一行中的其它部分没有对齐,选用撤消操作又会影响已经编辑过的好多地方,那么就需要单独对该公式单独进行调整.选择该公式,打开工具栏中“格式”一栏中的“字体”选项,选择“字符间距”,出现以下对话框(图1)在“位置”的第一个选项中,选择三个选项中的一个,然后在“磅值”一栏中输入合适的数据,来调整所选公式的相对位置.在“段落”的“中文版式”选项中也有“文本对齐方式”来调整文本对齐的,但是该选项是对整个段落进行操作的,所以对公式的位置调整是无效的.

2.3多行公式的处理

有些公式占有多行,行距比较大,可以通过点击该公式,打开公式编辑器中“格式”菜单的“间距”,改变“行距”中的数值,调整公式中间的行距来达到最佳效果.在遇到有些公式需要转行的过程中,应该从等号或者运算符号的位置连同符号一起另起一行,这样至少不会割断整个公式的表达,同时也便于阅读.

3结论

数学论文范文篇3

在教学有关“圆”的知识时,教师可以举例,把“圆”比作太阳、苹果等有形的东西,加深学生对“圆”的认识。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展示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紧密联系的有关“圆”的东西,如水面上激起的涟漪,既有静感又有动感,使学生如身临其境,有所感触,比教师单纯在课堂上用圆规画圆要形象得多、生动得多、鲜明得多。这样的课堂教学自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深刻感受到数学的美。

二、让学生学会鉴赏,在鉴赏中感受数学的“和谐美”

美是人们所向往和追求的,美感不但体现在艺术领域,在数学教学中也有一定的美。所以,教师要教给学生如何发现和鉴赏数学之美,要让学生学会用审美的视角来观察数学,深入挖掘数学的结果美、过程美。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在数学中发现和鉴赏数学美的观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讲解“黄金分割”时,学生一开始会很陌生,不知道什么是黄金分割,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测量一下自己身体的黄金分割点,并讲解有关黄金分割点的意义,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去找黄金分割点。这样,学生自然会发现其中存在的美感,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由被动学习变为积极主动学习。再如,教师在讲授数学应用题时,可以借助线段图形让学生理解题意。学生在线段的引导下既能理解应用题的题意,又能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和关联性,感受到数学深层次的体系美。总之,数学的美体现在方方面面,只要教师善于引导,使学生树立发现美的观念,就一定能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美。

三、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数学的“趣味美”

传统的数学教学过分重视知识,缺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主要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严重抑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新课程改革对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教学方式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创新,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所以,数学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尽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教学中。其中,一种重要的参与方式就是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参与游戏,在游戏中感受数学的趣味美。实践证明,游戏的方式是学生最喜欢的教学方式之一,既能使学生在游戏中学到知识,提高能力,又能给枯燥的数学课堂增添乐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教学“对称、平移与旋转”时,教师可以采用做“跳棋”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分组进行游戏,学生在跳棋的游戏中自然而然学到了数学知识,并且会印象深刻,不容易忘记,这样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智力,增强学生的合作创新精神,还能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美。

四、结语

总之,数学虽是一门科学,但同样具有美感。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感悟数学的美。尤其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广大数学教师更应转变思想,更新观念,采用多种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数学审美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版权声明:本文为一世相伴论文网(www.14380.com)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